相关习题
 0  29760  29768  29774  29778  29784  29786  29790  29796  29798  29804  29810  29814  29816  29820  29826  29828  29834  29838  29840  29844  29846  29850  29852  29854  29855  29856  29858  29859  29860  29862  29864  29868  29870  29874  29876  29880  29886  29888  29894  29898  29900  29904  29910  29916  29918  29924  29928  29930  29936  29940  29946  29954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

A.④ ② ③    B.④ ⑤ ②   C.③ ② ①    D.① ③ ⑤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 ③       B.① ②      C.② ③       D.④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并回答问题。

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B.280千米

C.380千米                D.480千米

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C.把产业转移向落后地区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问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工程C 是                  ,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该工程中、东两支线的调入区需大量调入该资源的原因。(7分)

(2)图中 B 是                   工程,它将形成南部、中部、北部三大输送通道;其北部通道是将                   的水电和                      的坑口电站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台湾省会台北市降水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冬春季节降水较多,夏秋季节降水较少。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和台北降水冬春多夏秋少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流域上游湖泊众多,峡谷风景秀丽。下游流经波河大平原,沉积旺盛,是意大利主要的工农业分布地区。下图为波河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

(1)波河流域降水量季节差别很大;但波河流量很稳定,季节变化很小。请分析以上现象原因。(9分)

(2)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波河上游及下游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3)我国已规划在长江上游建立一系列水利工程进行水能开发,试分析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

(4)长江上的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水利工程,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请分析该工程建设的利与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经济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据此完成题。

1.下图表示输往日本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联系图,正确的是 (    )

A. a图表示铁矿输送路线      B. b图表示石油输送路线

C.c图表示小麦输送路线       D.d图表示畜产品输送路线

2.有关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太平洋西部的群岛国家             B.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

C.气候冬暖夏凉,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D.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水平测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图为近3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总体上升幅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图1,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水平测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两地区存在明显差别的地理条件,正确说法是(    )

A. 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 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 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