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854  29862  29868  29872  29878  29880  29884  29890  29892  29898  29904  29908  29910  29914  29920  29922  29928  29932  29934  29938  29940  29944  29946  29948  29949  29950  29952  29953  29954  29956  29958  29962  29964  29968  29970  29974  29980  29982  29988  29992  29994  29998  30004  30010  30012  30018  30022  30024  30030  30034  30040  30048  109140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题。

1.图2所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u和s    B.u和t    C.v和s     D.v和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下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回答题。

1.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图:“我国某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关系示意图”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教育文化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①.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②.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③.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④.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图3示意某大陆部分地区及附近地形分布图,图4中甲图示意图3中①地海水温度的 垂直分布,乙图示意该大陆与①地同纬度大陆东侧海域的水温垂直分布,读图回答题.

1.图3中②地区农业生产发达,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有关图4海水温度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大而递减速率相同

B.甲乙两地海水温度500米以上的垂直变化更小

C.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洋流分布

D.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海陆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下图“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回答29~30题。

1.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A.3.2          B.3.5         C.3.8          D.4.1

2.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材料阅读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一(4)题。(20分)

    材料一:图8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9为汾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图10

(1)图8所反映的强降水最有可能是            (锋面)引起,降雨区位于锋线的        (地图方向)。(2分)

(2)读图10,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                            ,图中A、B两地形成的流水地貌类型分别是                                       。(3分)

(3)根据图9、图10和所学知识,试比较汉江和汾河水文特征的异同。(8分)

 

汉江

汾河

相同点

 

不同点

 

 

 汉江流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甲图为某国轮廓简图、乙图为该国某城市气温降水图,丙图是该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示意图。

甲                        乙                    丙

(1)根据乙图数据,该城市及周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热季节出现4、5月时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2)甲图中,L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____;该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3分)

(3)甲图中阴影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2分)

(4)丙图中,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电厂,从环境因素考虑,其最适宜选择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

材料二  Q、R两地资料对比表

地点

纬度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小时)

47°N

20l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38°N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冬季宁夏Q地区比法国R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试分析原因。(4分)

(2)每年初冬和早春,河流在P处容易决堤泛滥,简述引起该现象的原因。(4分)

(3)简述Q地区葡萄种植与法国葡萄园相比的有利条件。(4分)

(4)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什么环境问题?并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材料阅读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