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589  72597  72603  72607  72613  72615  72619  72625  72627  72633  72639  72643  72645  72649  72655  72657  72663  72667  72669  72673  72675  72679  72681  72683  72684  72685  72687  72688  72689  72691  72693  72697  72699  72703  72705  72709  72715  72717  72723  72727  72729  72733  72739  72745  72747  72753  72757  72759  72765  72769  72775  72783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读下图,回答各题。

1.乙分界线是我国(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域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我国400 mm等降水量线D.1月0℃等温线

2.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夏季风

C.太阳辐射D.海陆热力差异

3.图中A地处于我国外流区域内,却成为内流区域,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B.地势高

C.地势低

D.荒漠草原地表,下渗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此完成各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湖是内流湖,N湖是外流湖

B.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M湖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D.两湖均位于西半球

2.有关两湖泊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所给四个区域简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2.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甲、丙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50°N大陆西岸某地区,据此完成各题。

1.关于图中河流和湖泊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为外流河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C.湖泊为咸水湖D.湖泊为内流湖

2.图中沿海地区沙丘带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

A.沿岸洋流的影响导致 B.河流堆积作用形成

C.风力堆积作用形成D.人类破坏植被导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两区域图,读图,完成各题。

1.M、N两山脉的共同特征是( )

A.均为低缓山脉

B.均为内外流区域分界线

C.西坡降水多于东坡

D.均为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

2.两区域发展冶金工业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能源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⑥B.②⑦⑧

C.③④⑤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甲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乙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 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甲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智利北部海岸的一个小渔村里,由于比较缺水,村民们用一套套稠密的网幕,捕捉翻滚过家园上空的浓雾,当浓雾在网幕表面凝结时,水滴就落入沟中,然后再由管道流入村庄中。密网每天可以为全村带来约10 000升水。据此回答各题。

1.该渔村多浓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层大气易达到饱和

B.光照强烈,海水大量蒸发

C.夜晚地面辐射加强,造成水汽凝结

D.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使得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2.下列哪个地区可以借鉴该渔村集水的办法( )

A.甲B.乙

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年11月中旬,新疆伊犁牧民冬季转场进入高峰。2013年11月中旬,央视启动了最大规模的新疆牧民转场直播报道行动。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关于①②两地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为夏季牧场

B.①②两地均为冬季牧场

C.①为冬季牧场,②为夏季牧场

D.①为夏季牧场,②为冬季牧场

2.关于PQ一线植被及密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胡杨林由P至Q,密度变小

B.胡杨林由P至Q,密度变大

C.橄榄林由P至Q,密度变大

D.荒漠由P至Q,密度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各题。

1.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

A.玉米B.棉花

C.小麦D.水稻

2.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较小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D.旱灾频发

3.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