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2601  72609  72615  72619  72625  72627  72631  72637  72639  72645  72651  72655  72657  72661  72667  72669  72675  72679  72681  72685  72687  72691  72693  72695  72696  72697  72699  72700  72701  72703  72705  72709  72711  72715  72717  72721  72727  72729  72735  72739  72741  72745  72751  72757  72759  72765  72769  72771  72777  72781  72787  72795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各题。

1.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

B.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

C.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

D.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2.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A.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

B.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内蒙古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700 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座座石峰,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据此完成各题。

1.图中“石林”景观岩石其成因应为( )

A.玄武岩B.变质岩

C.沉积岩D.岩浆岩

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 )

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坡面下渗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2.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3.根据材料,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

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D.岩浆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图示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区交界处),回答各题。

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B.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

A.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甲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乙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四)地形(地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五)自然带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各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五)自然带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形成

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窄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小,主要受地形限制

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2.假如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个纬度( )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大B.丁、己两自然带将扩大

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D.自然带类型将更加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五)自然带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面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青在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2.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