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201  75209  75215  75219  75225  75227  75231  75237  75239  75245  75251  75255  75257  75261  75267  75269  75275  75279  75281  75285  75287  75291  75293  75295  75296  75297  75299  75300  75301  75303  75305  75309  75311  75315  75317  75321  75327  75329  75335  75339  75341  75345  75351  75357  75359  75365  75369  75371  75377  75381  75387  75395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常说“秋高气爽”是因为秋季多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而形成( )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海水等温线图(虚线表示洋流),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②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C.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气团。此图为 锋示意图。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 地。

(3)E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①锋面过境时 。②锋面过境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史籍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史籍中描述的“黑气”是指(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2.产生这种现象的能量来自于( )

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B.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C.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D.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黑气”区域是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是光球表面的高温区域

C.“黑气”区域是色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D.黑气”区域是色球表面的高温区域

4.有关这种现象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发生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可以使地球运动状态发生明显改变

B.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增加

C.该现象产生时,人们使用中的手机可能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

D. 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