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329  75337  75343  75347  75353  75355  75359  75365  75367  75373  75379  75383  75385  75389  75395  75397  75403  75407  75409  75413  75415  75419  75421  75423  75424  75425  75427  75428  75429  75431  75433  75437  75439  75443  75445  75449  75455  75457  75463  75467  75469  75473  75479  75485  75487  75493  75497  75499  75505  75509  75515  75523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

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

C.已处可形成冲积扇

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时刻太阳系部分天体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土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现象犹如一个“大十字”出现在宇宙空间中,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各天体轨道大小,公转速度快慢不一的结果

B.地球处于中心位置将发生大地震、火山大爆发

C.预示着其中的某些天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D.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内存在极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B. 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 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 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2.

A. ①附近在内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B. 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C. 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D. 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左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右图为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下游

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

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2.近年来,甲处河流沉积物粒径减小,

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断层陷落 B. 冰川侵蚀 C. 河流侵蚀 D. 火山喷发

2.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A. 50米 B. 200米 C. 400米 D. 600米

3.图中丙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流向东南 B. 流向正东 C. 流向东北 D. 流向正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冷却凝固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变质作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 ℃ B.0℃

C.10 ℃ D.20 ℃

2.造成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2.图中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 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C 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 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0月16日济南迎来2015年最大雾霾,百米距离难看清,机场半小时停止起降,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消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减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之上

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甲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南亚的夏季风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沿岸的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