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139  76147  76153  76157  76163  76165  76169  76175  76177  76183  76189  76193  76195  76199  76205  76207  76213  76217  76219  76223  76225  76229  76231  76233  76234  76235  76237  76238  76239  76241  76243  76247  76249  76253  76255  76259  76265  76267  76273  76277  76279  76283  76289  76295  76297  76303  76307  76309  76315  76319  76325  76333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 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 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 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 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 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 ABC分别代表(  )

A. 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 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 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D. 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2.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 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 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 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D.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

A. 温带 B. 亚热带

C. 热带 D. 亚寒带

2.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条件 B. 水分状况

C. 水热差异 D. 土壤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南非的投资量大增,到2020年南非将增加装机容量32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甲图中该自然带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及轮廓 B. 大气环流的差异

C. 地形分布 D. 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因素 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 D. 洋流因素

3.下列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区

B. 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

C. 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字形弯曲

D. 自然因素是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水文 B. 气候

C. 地形 D. 矿产资源

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 有可能发展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  )

A. 带状 B. 团块状

C. 网状 D. 棋盘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

D. 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 澳大利亚 B. 中亚

C. 北非 D. 西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类各文化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 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D. 人类在各文化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  )

①非可再生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④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 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C. 自然灾害都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

D. 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