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293  76301  76307  76311  76317  76319  76323  76329  76331  76337  76343  76347  76349  76353  76359  76361  76367  76371  76373  76377  76379  76383  76385  76387  76388  76389  76391  76392  76393  76395  76397  76401  76403  76407  76409  76413  76419  76421  76427  76431  76433  76437  76443  76449  76451  76457  76461  76463  76469  76473  76479  76487  10914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一⑦表示地质作用,其中⑦表示地壳上升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 ②一一外力作用 B. ③一一固结成岩作用

C. ④一一变质作用 D. ⑤一一重熔再生作用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 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 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申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

A. 花岗岩和石灰岩 B. 大理岩和砂岩

C. 石灰岩和玄武岩 D. 砂岩和片麻岩

2.关于“血迹石”和“干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 “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 “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地下水水位上升 D. 地表径流量增加

2.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 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 城市绿地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 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 ⑧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 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02浓度增加,则( )。

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 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 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欧大陆东岸35。N~50。N之间和西岸40。N~60。N之间的自然带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我国入均耕地仅有0. 10公顷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30%。近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的发生可能对耕地造成危害的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海南岛的面积将扩大

B. 1月份0℃等温线将移至秦岭一淮河以南

C. 天山的雪线将下移

D. 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曲线表示的能源,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曲线表示木柴 B. ②曲线表示煤炭

C. ③曲线表示石油 D. ④曲线表示潮汐能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

B. 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木柴和煤炭

C.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木柴

D. 目前石油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是( )

A. 4-6月 B. 6-7月 C. 7-8月 D. 5-8月

2.若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进入I地区,则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情况是( )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