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953  76961  76967  76971  76977  76979  76983  76989  76991  76997  77003  77007  77009  77013  77019  77021  77027  77031  77033  77037  77039  77043  77045  77047  77048  77049  77051  77052  77053  77055  77057  77061  77063  77067  77069  77073  77079  77081  77087  77091  77093  77097  77103  77109  77111  77117  77121  77123  77129  77133  77139  77147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端午节,不少地方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灾难。

他不听大家的劝阻,背起行囊__________出了家门。

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__________,谁能劝得了他?

A.祛除 径直 不容置喙 B.驱除 径直 不容置辩

C.祛除 径自 不容置喙 D.驱除 径自 不容置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何谓道统治统?简单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后者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

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天下所极重。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其是极其有限的。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新治统,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道统治统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道统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道统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遍尝艰辛的却很少。譬如,日本在19世纪中叶与中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道统治统。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己。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道统治统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近代历史上,早期改良派人物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此后的中体西用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力,不如说是对道统治统的竭力维护。再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治统,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向现代转型艰难的原因,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关于道统”“治统的话中可见一斑。

B.道统主要指古代圣君、贤臣、孔孟诸位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的思想;治统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传统。

C.儒家思想传统被认定为道统,历史上虽然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在几千年里可以说被天下人极为看重。

D.历代帝王注重的不是儒家思想的真理和魅力,而是其对封建专制合法性的诠释及对统治秩序的巩固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巩固统治,历代帝王均对承继道统极为看重,在此基础上,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

B.替代前朝的新王朝不会去否定封建专制,只能表现为对统治细节的修补,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道统与治统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非常强大,并未因少数民族政权强势侵入而被弱化,并未因西方列强不断侵略而被割裂。

D.作为思想资源、体制基础的道统与治统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却成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境遇相似,却没有能够通过改良或革命向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有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的羁绊。

B.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各种关于改良的思潮、运动,与其说努力向现代转型,不如说竭力维护道统与治统。

C.辛亥革命敲响封建专制的丧钟,仍有称帝闹剧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区别在于是否真正终结道统与治统。

D.所谓继道统,是为巩固专制统治;所谓新治统,是为完善专制统治。两者均是对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Six people, four firemen, were treated for burns, but no one was seriously hurt.

A. to include

B. included

C. to be included

D. includi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个标准的下里巴人

D.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豪爽仗义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30%左右。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接壤 拌倒 坐标 踩高跷

B.干燥 划船 粗鄙 吹口哨

C.锁呐 踪迹 嗤笑 泯嘴笑

D.嘱附 渡口 慰藉 黑魆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战胜,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两者都追求美,但中国追求的是美和善的统一,西方追求的是美和真的统一。

B.中西方悲剧的结局大不相同,西方悲剧一悲到底,台上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去,如《哈姆莱特》,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如《窦娥冤》。

C.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D.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和《楚辞》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是抒情文学,尽管它们产自不同区域,分别代表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B.中西方美学与艺术之所以特色迥异,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而后者是最根本的。

C.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终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文化弊端的主要表现,而且这弊端愈加明显。

D.中国文化不强调征服自然,而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虽然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却为当今的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都曾经以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最精练的概括。

B.西方文化自古至今都是二元论,只不过由于时代的不同,二元论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最初的二元是指上帝和人,文艺复兴后是指人与自然。

C.西方文化强调主客分立,此传统让西方人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B.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

C.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D.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便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选择无处不在,选择无时不在。当你面对荣誉和财富时,你是取之有道还是贪得无厌?当你面对家人和朋友时,你是真诚感恩还是欺骗背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