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6.0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6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37.25%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223.5 g
(4)配制上述“84消毒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每个操作只用一次):G→B→C→A→F→E→D.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用天平称量该物质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DE.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84消毒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E.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分析 (1)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
(3)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
(4)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排序;
(5)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 解:(1)密度1.2g/mL,质量分数为:37.25%的次氯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1.2×37.25%}{74.5}$=6.0mol/L;
故答案为:6.0;
(2)设稀释后次氯酸钠物质的量浓度C′,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6.0mol/L×100mL=10000mL×C′,解得C′=0.06mol/L,次氯酸钠为强电解质,钠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次氯酸钠物质的量浓度为:0.06mol/L;
故答案为:0.06;
(3)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37.25%的消毒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为:0.5L×6.0mol/L×74.5g/mol=223.5g;
故答案为:223.5;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G→B→C→A→F→E→D;
故答案为:G→B→C→A→F→E→D;
(5)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84消毒液”而未洗净,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C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E.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E选;
故选:ADE.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浓度、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及溶液配制的仪器、步骤等即可解答,难度不是很大,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NiSO4•x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图:

(1)在待镀件上镀镍时,待镀件应作阴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FeS(aq)+Cu2+(aq)=Fe2+(aq)+CuS(aq).当Zn2+恰好沉淀完全时,在CuS、ZnS共存的混合液中c(Zn2+)=10-5mol/L,则c(Cu2+)=8.1×10-18mol/L (已知Ksp(CuS)=1.3×10-36,Ksp(ZnS)=1.6×10-24).
(3)对滤液Ⅱ中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
(4)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入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NiSO4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
(5)为测定NiSO4•xH2O晶体x的值,称取26.3g晶体加热至充全失去结晶水,剩余固体15.5g,则x的值等于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1molH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Cl2的体积分数为70%,光照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混合气体缓慢通入含有0.15molNaOH的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以后,所得混合气体中含有0.07 molHCl
B.光照以后,所得混合气体体积小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相同条件下)
C.最终所得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比为5:2
D.最终所得溶液中,还含有0.02 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碳酸氢钠:NaHCO3=Na++HCO3-;硫酸铝:Al2(SO43=2Al3++3SO42-
氢氧化钡:Ba(OH)2=Ba2++2OH-;硫酸氢钾:KHSO4=K++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氢氧化铁胶体中,H+、K+、S2-、Br-能大量共存
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③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④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⑤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冰水混合物 CuSO4•5H2O 液态 KNO3 蔗糖 
 B CaO溶液 海水 铜酒精
 C 氯气 铝合金 AgCl  CO2
 D 氢氧化钠  空气 Na2SO4溶液 食醋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次磷酸 H3PO2是一种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还原性,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 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回答下列问题:
(1)次磷酸(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物 为:H3PO4
A.H3PO3B.H3PO4C.PH3D.P2O3
(2)H3PO2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3PO2+OH-=H2PO2-+H2O
(3)次磷酸(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 PH3 气体和 Ba(H2PO2),后者再与硫酸反应,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当有 124g 的白磷做还原剂,则生成标准状况下29.87Lp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实验室中,用足量的CO还原16.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30.0g沉淀,则该氧化物可能是(  )
A.FeOB.Fe2O3C.CuOD.Cu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化合物A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中氧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只有氧元素显负价
B.由A中的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A分子中存在两类共价键
D.A分子中氮原子没有孤电子对而氧原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