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和H2加成后的产物结构如图,则该烯烃中碳碳双键位置异构的种数有( )

A.8 种 B.7种 C.6种 D.5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1/2N2(g)+CO2(g) ΔH=-373.4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乙酸乙酯在KOH溶液催化下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乙酸和乙醇 B.甲酸和乙醇

C.乙酸钾和乙醇 D.乙酸和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10.0 mL 0.10 mol/L氨水中滴入0.10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无气体逸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N间一定存在:c(Cl-)>c(NH4+)>c(OH-)>c(H+)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10.0mL

C.pH=7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P点处的溶液中存在:2c(NH4+)+2c(NH3·H2O)=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定温度压强下,N2(g) + 3H2(g)2 NH3(g) ΔH = -92 kJ/mol,在同温下向某定容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0 mol N2和3.0 mol H2,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Q1 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定容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5 mol N2和3.0 mol H2,相同条件下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为Q2 kJ,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2 Q2 = Q1 = 92.4 B.Q2 < Q1 < 92.4 C.Q1 = Q2 = 92.4 D.Q1 < Q2 < 9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电镀污泥中含有Cr(OH)3、Al2O3、ZnO、CuO、NiO等物质,工业上通过下述流程回收Na2Cr2O7等物质。

已知:

①Cr(OH)3、ZnO和Al2O3一样均为两性化合物;

②Na2Cr2O7、Na2SO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20℃

60℃

100℃

Na2SO4

19.5

45.3

42.5

Na2Cr2O7

183

269

415

(1)焙烧过程中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浸后溶液中除Na2CrO4还存在的溶质有

(2)加入H2SO4调节pH的目的为

(3)得到滤渣Ⅲ的“系列操作”的步骤为 过滤;

(4)若1L加入H2SO4后所得溶液中含铬元素质量为23.4g,CrO42﹣有8/9转化为Cr2O72﹣,求转化后所得溶液中c(Cr2O72﹣) = mol•L﹣1;

(5)向Na2Cr2O7与H2SO4混合液中加入H2O2,再加入乙醚并摇动,乙醚层为蓝色。乙醚中溶有CrO5,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42–

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

C.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Cl–、ClO–、OH–

D.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B、C、D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筹;F与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可形成化合物BC和BC2,BC2属于__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1 mol BC含有π键为____________mol。

(3)由元素A、C、G组成的离子[G(A2C)4]2+在水溶液中显天蓝色,不考虑空间结构,[G(A2C)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配位键用→标出)。

(4)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由元素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9 : 3 : 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G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a g·cm-3,列式计算G原子与氮原子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pm(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