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Y>Z>M>X

B. 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

C.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 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铜仁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铜陵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B.500mL0.5mol/L的Al2(SO4)3溶液,取出50mL,其中SO42-浓度为1.5mol/L

C.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到另一个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六合等七校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ClO2的沸点为283K,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更安全。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

(2)“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

①在尾气吸收过程中,可代替H2O2的试剂是 (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D.KMnO4

②提高尾气的吸收效率的可行措施有 (填序号)。

A.尾气吸收时充分搅拌吸收液 B.适当加快尾气的通入速率

C.将温度控制在20℃以下 D.加水稀释尾气吸收液

③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ClO2-和H+结合为HClO2,HClO2是唯一的亚卤酸,不稳定,易分解产生Cl2、ClO2和H2O,写出HCl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NaClO2饱和溶液在38℃以上60℃以下会析出NaClO2,在NaClO2析出过程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六合等七校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韶关市六校高三上10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两倍;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与B同族;D的最高价含氧酸为酸性最强的无机含氧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D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比其低两价的含氧酸酸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化轨道分为等性和不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时在杂化轨道中有不参加成键的孤电子对的存在。A、B、C都能与D形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的两元共价化合物。其中,属于不等性杂化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以上不等性杂化的化合物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分子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不等性杂化化合物成键轨道的夹角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等性杂化的化合物成键轨道间的夹角。由于C核外比 B多一层电子,C还可以和D形成另一种两元共价化合物。此时C的杂化轨道中没有孤对电子,比起之前C和D的化合物,它的杂化轨道多了一条。其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4)A和B能形成多种结构的晶体。其中一种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是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为晶体结构,图2为切片层状结构),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实验测得此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晶胞结构见图3。已知图示原子都包含在晶胞内,晶胞参数a=0.64 nm,c=0.24 nm。其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已知:a=0.64 nm,c=0.24 nm,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

图1 A和B形成的一种晶体结构图 图2 切片层状结构 图3 晶胞结构

(图2和图3中:○为N原子、●为C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韶关市六校高三上10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FeCl2溶液中的FeCl2是否被氧化

向该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B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Na2CO3和SiO2在高温下熔融反应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硫酸

D

证明CH2=CHCHO中含有醛基

向新制银氨溶液中滴少量丙烯醛并用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 L水溶液中,含有0.1mol氯化钠和0.1mol氯化镁,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粒子带电

C.丁达尔效应是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