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导电性实验中,为什么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而熔融的氯化钠和氯化钠水溶液以及大家熟悉的金属都可以导电?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和实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就可以形成电流,像电子、阴离子、阳离子等.金属内的电子本来就是自由电子,当外加电场时可以定向移动形成电子流而导电.氯化钠晶体内虽然有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即使有外加电场,也不能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氯化钠在熔融态或在水溶液中,吸收了来自热或水分子作用等外界的能量,而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即发生了电离,当外加电场作用时,离子从自由移动状态改为分别向两极定向移动而形成带电离子流,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导电.因为电离的结果是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而电离的条件是加热熔融或溶于水);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就是在电离状态下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即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梅州模拟)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CO32-、SO32-、SO42-、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填写如表空格)
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理由
步骤一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9.82
CO32-和SO32-可能存在
CO32-和SO32-可能存在
因为它们水解显碱性
步骤二 HCl 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肯定存在CO32-离子,不存在SO32-
肯定存在CO32-离子,不存在SO32-
因为CO32-+2H+=CO2↑(无色无味)+H2O,SO32-+2H+=SO2↑(具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CO32-+2H+=CO2↑(无色无味)+H2O,SO32-+2H+=SO2↑(具有刺激性气味)
步骤三 在步骤二反应后溶液中加 CCl4
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肯定不存在Br-、I-
因为加氯水后,CCl4层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
因为加氯水后,CCl4层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
步骤四
在步骤三反应后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人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在步骤三反应后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人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肯定存在SO42- 因为BaSO4不溶于盐酸.
步骤五 在步骤四反应后溶液中加 HNO3 酸化后,再加过量 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因为在前面实验中加入盐酸和氯水
因为在前面实验中加入盐酸和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在碘化钾跟氯水反应的实验中,加入氯水量不能太多,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等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在5只250mL烧杯分别加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CH3COOH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氨水各150mL。

2.在5种溶液中分别放入相同规格的石墨电极,按下图连接好。

         

3.接通电源,仔细观察现象。

现象1:五个灯泡都亮起来。

结论:                                                            

现象2: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较亮,醋酸、氨水对应的灯泡较暗。

结论:                                                            

思考:

1.酸、碱、盐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

2.同学们为了探究不同电解质之间电离能力的差异,设计了上述实验,通过观察灯泡的明亮程度,判断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大小,为此必须控制其他能影响灯泡亮度的一些因素,使之保持一致,从而不影响灯泡的明亮程度。在本实验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来控制其他因素对灯泡亮度的影响?(写出三条即可)                                     

3.小明同学根据现象2得出一个结论:氯化氢、氯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同意他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4.为了进一步探究氯化氢等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小红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定了0.1mol·L-1的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说明氯化氢是强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0.1mol·L-1(选填>、<、=)。

5.同学们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一般来说,                 是强电解质,                 是弱电解质。根据以上结论推测: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醋酸和氨水混匀,然后分别盛放在原来的烧杯中。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与混合前无任何区别。

B.5只灯泡都亮起来,亮度完全相同。

C.只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亮起来,另外两只不亮。

D.5个灯泡都亮起来,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较亮,另外两只略暗,但明显比混合前明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瓶子实验中,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且葡萄糖作氧化剂,且亚甲基蓝的化学振荡可以无限次重复

B.在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检验微型实验中,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取3molCl2时转移6mol电子

C.水的电解与氢氧混合气爆鸣的微型实验中,也可用稀盐酸溶液代替5% NaOH溶液增强导电性

D.电浮选凝聚法污水处理实验中,一方面利用Fe(OH)3具有吸附性,另一方面利用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