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化合价,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能形成繁多的氧化物,请写出一个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
(2)把Na2O、SiO2、P2O5三种氧化物按熔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Se原子基态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H2Se的沸点:﹣41.1℃,H2S的沸点:﹣60.4℃引起两者沸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SO32离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 , 该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6)金属元素Ca的氧化物用作玻璃、瓷器的颜料、脱硫剂.其立方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Ca2+的半径为r1cm,O2的半径为r2cm,该晶胞密度为ρgcm﹣3 ,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晶胞中离子体积占晶胞体积百分率为

【答案】
(1)CS2或N2O
(2)SiO2>Na2O>P2O5
(3)O>S>Se
(4)[Ar]3d104s24p4,H2Se分子间作用力强于H2S
(5)sp3,三角锥形
(6)
【解析】解:(1)等电子体中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与二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S2或N2O,

所以答案是:CS2或N2O;
(2)SiO2为原子晶体,熔沸点取决于共价键键能,熔沸点很高;Na2O为离子晶体,熔沸点取决于其晶格能,熔沸点较高;P2O5为分子晶体,熔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较低,

所以答案是:SiO2>Na2O>P2O5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所以答案是:O>S>Se;
(4)Se原子序数为34,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写出为[Ar]3d104s24p4,二者均由分子构成,熔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2S大,因此H2Se分子间作用力强于H2S;

所以答案是:[Ar]3d104s24p4 ;H2Se分子间作用力强于H2S;
(5))SO32离子价电子对数为 =4,形成4条新的杂化轨道,采用了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价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4﹣3=1,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占据一条杂化轨道,对S﹣O键有排斥作用,S与O构成三角锥形,

所以答案是:sp3;三角锥;
(6)晶胞中白色球个数=8× +6× =4,黑色球个数为4,晶胞体积= = cm3,离子体积=4× π(r1+r23cm3= π(r1+r23cm3

该晶胞中离子体积占晶胞体积百分率= =

所以答案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综合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G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a.图中倒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Ⅱ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c.若138 g D和90 g F反应能生成80 g G,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已知:

(5)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物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D与实验C相对照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A、C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__________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6)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 mol乙醇,同时消耗1 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7) 写出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B同类)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化学方程式为:2M= N

D.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2+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 H2O2只表现了氧化性

C. H2O2的电子式为: D. 发生了反应Cu2O + H2O2+4H+=2Cu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SO2NO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下图装置可同时吸收SO2N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极为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其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阴极得到2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2mol

C. 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S2O42-+2H2O=N2+4HSO3-

D. 阳极发生的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烯是合成食品外包装材料聚乙烯的单体,可以由丁烷裂解制备。

主反应:C4H10(g,正丁烷) C2H4(g)+C2H6(g)H1

副反应:C4H10 (g,正丁烷) CH4(g)+C3H6(g) H2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生成稳定化合物时的释放或吸收能量生成热,生成热可表示该物质相对能量。下表为25℃、101kPa下几种有机物的生成热:

物质

曱烷

乙烷

乙烯

丙烯

正丁烷

异丁烷

生成热/kJ·mol-1

-75

-85

52

20

-125

-132

①表格中的物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②上述反应中,H1=______kJ/mol。

③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同分异构体名称,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发生反应生成乙烯。

①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代号)。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C2H4)·c(C2H6)]/ c(C4H10)保持不变

C.反应热不变 D.正丁烷分解速率和乙烷消耗速率相等

②为了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_____(填代号)。

A.加入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C.充入乙烷D.减小压强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丁烷,在一定条件(浓度、催化剂及压强等)下发生反应,测得乙烯产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温度高于600℃时,随若温度升高,乙烯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代号)。

A.平衡常数降低 B.活化能降低C.催化剂活性降低 D.副产物增多

(4)在一定温度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正丁烷,反应生成乙烯和乙烷,经过10min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1.75

0~10min内乙烯的生成速率v(C2H4)________mol·L-1·min-1

②上述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5)丁烷-空气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为电解质,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 硝基乙烷(CH3CH2NO2)与甘氨酸(氨基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D. 合成高聚物的单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H2(g)+I2(g)2HI(g),开始时通入0.8molH2和一定量的I2(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I2(g)的浓度变化曲线前半部分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正反应速率(同一物质)的大小:A点_____(填“>”“≤”或“=”)B点。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H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起始时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II.下图是煤综合利用的一种简单流程。已知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C为常见的酸味剂,E是一种有水果香味的透明液体。

(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①~⑥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写出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第①步是煤的液化,为煤的综合利用的一种方法

b.有机物C和D都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有机物C和D的水溶液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有机物E与有机物D混合物的分离,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分液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
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4
D.
铜晶体为面心立方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