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溶液含有K+、Cu2+、Fe3+、Al3+、Fe2+、Cl-、CO32-、OH-、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I.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变化:
Ⅱ.取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另取溶液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增加.请推断:
(l)仅由操作I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仅由操作Ⅱ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由操作Ⅲ及现象可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操作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合三步操作及题干已知,你认为原溶液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
 
种.
(5)另取l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写出此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I.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变化,证明溶液中不含铁离子:
Ⅱ.取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或CO32-和SO42-
Ⅲ.另取溶液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是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和Fe2+,;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增加,说明硝酸根离子氧化为亚铁离子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向原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盐酸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会减少,所以溶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价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OH-;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相等,二价铁离子和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溶液中呈现二价的阳离子有铜离子,所以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通过以上分析知,原溶液中含有阳离子为:Fe2+,Cu2+;含有阴离子:NO3-,Cl-,SO42-
溶液中含有离子为Fe2+,Cu2+;NO3-,Cl-,SO42-
依据分析推断出的离子减小分析回答问题.
解答:解:I.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变化,证明溶液中不含铁离子:
Ⅱ.取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或CO32-和SO42-
Ⅲ.另取溶液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是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和Fe2+,;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增加,说明硝酸根离子氧化为亚铁离子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向原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盐酸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会减少,所以溶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价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OH-;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相等,二价铁离子和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溶液中呈现二价的阳离子有铜离子,所以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通过以上分析知,原溶液中含有阳离子为:Fe2+,Cu2+;含有阴离子:NO3-,Cl-,SO42-
溶液中含有离子为Fe2+,Cu2+;NO3-,Cl-,SO42-
(1)仅由操作I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溶液中无三价铁离子;
故答案为:溶液中一定不含Fe3+
(2)仅由操作Ⅱ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取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或CO32-和SO42-
故答案为: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或CO32-和SO42-
(3)依据分析推断可知,由操作Ⅲ及现象可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操作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2NO+O2=2NO2
故答案为:Fe2+,3Fe2++4H++NO3-=3Fe3++NO↑+2H2O,2NO+O2=2NO2
(4)依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u2+;NO3-,Cl-,SO42-五种离子;
故答案为:5;
(5)另取l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铁和氧化铜,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是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灼烧过程中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灼烧分解得到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Cu(OH)2=CuO+H2O,依据铁元素守恒计算得到,l00mL原溶液中Fe2+浓度为0.2mol/L,所以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得到氧化铁的质量=0.01mol×160g/mol=1.6g,Cu2+离子物质的量=0.2mol/L×0.1L=0.02mol,氧化铜质量=0.02mol×80g/mol=1.6g;所以质量=1.6g+1.6g=3.2g;
故答案为:3.2g,4Fe(OH)2+O2+2H2O=4Fe(OH)3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法和反应现象分析,掌握离子性质和溶液中电荷守恒计算判断存在的离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在有镀层的铁片上,用刀刻一槽,在槽上滴入少量0.1mol/L盐酸,2h后滴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可能是镀锡的马口铁片
B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C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D 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 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镇江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C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D 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 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铜被氯化铁溶液腐蚀的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氯化铁溶液也能与铁反应:2FeCl3+Fe=3FeCl2;当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CD
ACD
(多选)
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有铁有铜D.无铁无铜
请把铜被氯化铁溶液腐蚀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2Fe3++Cu=2Fe2++Cu2+

(2)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 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若测得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可推知乙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Ag+、Fe3+、NO3-
Ag+、Fe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1)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0-3=3.已知M2CO3为难溶物,则其KSP的表达式为
Ksp=c2(M+)?c(CO32-
Ksp=c2(M+)?c(CO32-
_;现欲将某溶液中的M+以碳酸盐(KSP=1×10-12)的形式沉淀完全,则最后溶液中的CO32-的pC最大值为
2
2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沉定完全).
Ⅱ、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下甲装置对原电池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盐桥为含有饱和KCl溶液的琼脂)

(2)在甲图装置中,当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时,盐桥中的K+离子移向
B
B
烧杯(填“A”或“B”),装置中电子的移动路径和方向为_
由Zn电极沿导线流向Cu电极
由Zn电极沿导线流向Cu电极
该小组同学提出设想:如果将实验中的盐桥换为导线(铜制),电流表是否也发生偏转呢?带着疑问,该小组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同样发生偏转.回答下列问题:
(3)对于实验中产生电流的原因,起初认为该装置仍然为原电池,但老师提醒注意使用的是铜导线,经深入探讨后认为烧杯A实际为原电池,对此问题上,该小组成员发生了很大分歧:
①一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ZnSO4溶液水解显酸性,此时原电池实际是由Zn、Cu做电极,H2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而构成的原电池.如果这个观点正确,写出烧杯B中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
Cu2++2e-=Cu
Cu2++2e-=Cu

②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溶液酸性较弱,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的作用,使得Zn、Cu之间形成原电池.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O2+2H2O+4e-=4OH-
O2+2H2O+4e-=4OH-

(4)若第(3)问中观点②正确,则可以利用此原理设计电池为在偏远海岛工作的灯塔供电.其具体装置为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6H2O=4Al(OH)3
4Al+3O2+6H2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焰色为黄色 待测液中不含K+
C 麦芽糖与稀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后,
加入NaOH溶液调至碱性,
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
出现红色沉淀 麦芽糖发生水解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强与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