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下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  )

 

A.

B.

NaOH溶液

C.

CCl4

D.

NaI溶液


考点:

苯的性质.

分析: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C内装的试剂的作用为检验生成的溴化氢,利用溴化氢电离出的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溴化银,由此来检验溴和苯发生了取代反应,但溴会对HBr产生干扰,因此A中液体的作用就是除掉HBr中的Br2,以此分析.

解答:

解: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C内装的试剂的作用为检验生成的溴化氢,利用溴化氢电离出的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溴化银,由此来检验溴和苯发生了取代反应,但溴会对HBr产生干扰,因此A中液体的作用就是除掉HBr中的Br2

A、Br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HB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不能除掉Br2,故A错误;

B、HBr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古B错误;

C、Br2易溶于CCl4,HBr不溶于CCl4,故C正确;

D、HBr在Na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被吸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和物质的鉴别,难度不大,明确苯发生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产物的差别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基本原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无关的是(  )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 石油经过催化裂化的产物

  C. “西气东输”中气体 D. 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符号“>”“<”或“=”表示下列各项关系.

①第一电离能:Na  Mg,Mg  Ca.

②电负性:O  F,F  Cl.

③键角:NH3 CH4

④键长:H﹣O  H﹣F

(2)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

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

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

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实验序号)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无其他物质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3)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4)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

 

A.

6 mol

B.

5 mol

C.

4 mol

D.

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磷总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1)磷的某种核素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表示该核素的原子符号为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 + 6SiO2 == 6CaSiO3 + P4O10        10 C+ P4O10== P4 + 10CO

上述反应的各种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3)白磷有剧毒,不慎沾到皮肤上,可用硫酸铜溶液冲洗解毒。白磷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磷化亚铜,与冷的溶液析出铜,反应方程式为(未配平)

① P4 + CuSO4 + H2O -→ Cu3P + H3PO4 + H2SO4

② P4 + CuSO4 + H2O -→ Cu + H3PO4 + H2SO4

反应①中,氧化剂为            ,若上述两反应中被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