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磷酸铝(AlPO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可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充当助熔剂,作陶瓷或牙齿的黏合剂等。以磷硅渣[主要成分为Ca3(PO4)2Al2O3SiO2V2O5]为原料制备磷酸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中含有SiO2,试写出SiO2的一种重要用途__;酸浸中磷元素主要转化为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生石灰除了调节pH外,另一作用是__

3)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V3O93-易水解为[VO3(OH)]2-,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碱浸时,粗磷酸铝转化为可溶性溶质,则可溶性溶质分别是__(填化学式)

5)实验测得pH、反应温度与时间对碱浸时固相中PAl含量w%的影响如图所示:

则最优反应条件是__

6)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1mol·L-1Ca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3PO4溶液,若A1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A13+)=1.0×10-5mol·L-1,此时AlPO4沉淀中__(填)混有Ca3(PO4)2[已知AlPO4Ca3(PO4)2Ksp分别为6.3×10-192.0×10-29]

【答案】制备光导纤维 Ca3(PO4)2+3H2SO43CaSO4+2H3PO4 除去过量的硫酸根离子 V3O93+3H2O3[VO3(OH)]2+3H+ NaAlO2Na3PO4 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

【解析】

磷硅渣的主要成分为Ca3(PO4)2Al2O3SiO2 V2O5 等,加浓硫酸分离出滤渣为SiO2CaSO4,酸浸液中加CaO可调节pH且除去过量硫酸根离子,滤渣1CaSO4,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加NaOH分离出Na2[VO3(OH)],再加NaOH时粗磷酸铝溶解生成可溶性溶质为NaAlO2Na3PO4,由图可知,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时碱浸时固相中PAl 含量w%小,为最优反应条件,然后过滤分离出AlPO4,以此来解答。

(1)浸渣中含有SiO2SiO2的重要用途为制备光导纤维、玻璃或水泥、硅等;酸浸中磷元素主要转化为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3(PO4)2+3H2SO43CaSO4+2H3PO4

(2)生石灰除了调节pH 外,另一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硫酸根离子;

(3)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V3O93易水解为[VO3(OH)]2,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3O93+3H2O3[VO3(OH)]2+3H+

(4)碱浸时,粗磷酸铝转化为可溶性溶质,则可溶性溶质分别是NaAlO2Na3PO4

(5)由图可知,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时碱浸时固相中PAl 含量w%小,为最优反应条件;

(6)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1 molL1Ca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3PO4 溶液,c(Ca2+)0.01mol/L×0.005mol/Lc(Al3+)1.0×105 molL1,此时c(PO43)6.3×1014molLQc[Ca3(PO4)2](0.005)3×(6.3×1014)27.9×1035Ksp2.0×1029,没有Ca3(PO4)2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6Y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Z的基态原子核外9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与X不同族;W是一种常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X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__

(2)X—H键和Y—H键属于极性共价键,其中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XY用元素符号表示)键。X的第一电离能比Y________(”)

(3)写出X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W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5)Y元素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6)已知一种Y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断裂1 mol Y—Y键吸收167 kJ的热量,生成1 mol Y≡Y放出942 kJ热量。则由1molY4气态分子变成2molY2气态分子_______(填写吸收或放出)_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图1所示装置中的盐桥(琼脂-饱和溶液)换成铜导线与石墨棒连接得到图2所示装置,发现电流计指针仍然有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中,铁棒质量减少5.6g,则甲池溶液的质量增加5.6g

B. 1中的石墨电极与图2中乙池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C. 两图所示装置的能量变化均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2中电子流向为电流计石墨a→石墨b→铜丝石墨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100

B.反应前,试管甲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

C.试管乙中应盛放NaOH浓溶液

D.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化学家F.Haber1902年开始研究N2H2直接合成NH3。在1.01×105Pa250℃时,将1 molN21 molH2加入a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4;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450℃,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25,则可判断合成氨反应为 ____吸热放热)反应。

2)在1.01×105Pa250℃时,将2 moIN22 molH2加入a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H2平衡转化率可能为 ___(填标号)。

A =4% B <4% C 4%7% D >11.5%

3)我国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铁掺杂W18049纳米反应器催化剂表面上实现常温低电位合成氨,获得较高的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需要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活化能)E=____ev,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通入H2体积分数过大,可能造成 ___

4T℃时,在恒温恒容的密闭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____(填“A”“B”“C’,)。与(1)中的实验条件(1.01×105Pa450℃)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

②在025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mol-2L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l2O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可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一种制备Cl2O的原理为HgO+2Cl2=HgCl2+Cl2O,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Cl2O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B.装置④与⑤之间可用橡胶管连接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B.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0mol

C.能发生加成、取代、水解等反应

D.相同条件下,等量的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丁苯酞(J)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脑缺血的药物,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①R-Br

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C能发生银镜反应;

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G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由甲醛和化合物A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苯基乙醇:A KL。反应条件1__________;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________(”)酸,MOH_________(”)碱。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_(“>”“<””)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

(3)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________(“>”“<””)2c(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