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单科质检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碳、氮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 + 6C(s) + 2N2(g)Si3N4(s) + 6CO(g) △H=-1591.2 kJ·mol-1,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 e-,可放出的热量为

(2)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 与H2O(g) 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CO

H2

1

650

2

4

0.5

1.5

5

2

900

1

2

0.5

0.5

① 实验1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v(CO2) =

② 下列能判断实验2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v正(CO)=v逆(CO2)

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 若实验2的容器是绝热的密闭容器,实验测得H2O(g) 的转化率ω(H2O)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b点v正 v逆(填“<”、“=”或 “>”),t3~t4时刻,H2O(g) 的转化率ω(H2O)降低的原因是

(3)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上图是由“甲醇-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利用该电池电解1L 0.5mol·L-1的CuSO4溶液,当电池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时,电解后溶液的pH= (溶液电解前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高一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ρg/L,则CO2的密度为__________。

(2)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1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 L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质量________(填序号,下同);

b.分子数目________

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高一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B.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l023mol-l

C.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A个原子

D.CO2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CO2分子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高一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A.分子数目 B.分子间距 C.分子大小 D.分子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宝坻区高二11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反应aA(s)+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B%跟压强P和温度T(T2>T1)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填“增大”“减小”“吸”“放”“正”“逆”)

①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B%变______,其反应为_______热反应。

②当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时,B%变_______,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方程式中系数间关系是_____。

③当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时,若B%不变,则方程式中系数关系是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宝坻区高二11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Y、HZ B、HZ、HY、HX C、HX、HZ、HY D、HY、HZ、H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宝坻区高二11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钦州市钦州港区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SO42﹣)>c(NH4+)>c(H+)>c(OH﹣)

B.25℃ 时,将 a mo1•L﹣l 氨水与 0.01 moI•L﹣1 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C.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 曲线如图所示。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

D.已知298K时氢氰酸(HCN)的Ka=4.9×10﹣10、碳酸的Ka1=4.4×10﹣7,K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