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5.2g Fe3O4、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mol•L﹣1的硫酸溶液14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
A. 1.12g B. 6.42g C. 2.24g D. 3.24g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Fe3O4、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溶液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中溶质为CuSO4、FeSO4,硫酸中H元素与混合物中O元素结合守恒水,由水的分子式H2O可知,故n(O)=n(H2SO4),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Fe3O4、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溶液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中溶质为CuSO4、FeSO4,硫酸中H元素与混合物中O元素结合守恒水,由水的分子式H2O可知,故n(O)=n(H2SO4)=0.14L×0.5mol/L=0.07mol,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0.07mol×16g/mol=1.12g,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七部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全民节能减排氛围.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 | 将煤液化、气化,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
| B. | 在汽车上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CO+2NO2CO2+N2 |
| C. | 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
| D. | 在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中,要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量取100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mol/L.
(3)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 (填仪器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 (填仪器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称取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 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是 .(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a+2H2O=Na++2OH﹣+H2↑
B. 盛放烧碱溶液不用玻璃塞的原因:SiO2+2OH﹣=SiO32﹣+H2O
C. 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D. 浓硝酸长期放置:4HNO3=4NO↑+3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①过量的MnO2与浓盐酸反应
②过量的Zn与18mol•L﹣1的硫酸反应
③过量的Br2与FeI2反应
④过量的H2与N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