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
C
C
;其轨道表示式为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
Al
Al
Cl
Cl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四周期第IB族
第四周期第IB族
,是属于
ds
ds
区的元素.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
Co3+
Co3+
CN-
CN-
6
6

(3)下列分子中若有手性原子,请用“*”标出其手性碳原子.

(4)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BF3、⑤H2O、⑥SO2、⑦SO3、⑧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
①③④⑦
①③④⑦

(5)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2SO4
H2SO3;   H3PO4
H3PO3
(6)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
sp3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V形
V形

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sp2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平面正三角形
平面正三角形

(7)H2O的沸点(100℃)比H2S的沸点(-61℃)高,这是由于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分析:(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X是C元素;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或3s23p5,则R为Al元素或Cl元素;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电子排布式;
(2)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据此判断;
(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4)对于ABn型分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完全成键,属于非极性分子,若不完全成键,则属于极性分子;
(5)将含氧酸HnROm写成ROm-n(OH)n,酸分子中羟基数目为n,非羟基的氧原子数目为N=m-n,以此比较其酸性的强弱.同种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的n值的大都相同,一般的规律是:元素氧化数的数值越大,N值就越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6)根据杂化轨道数=σ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
H2O中心原子O原子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4,
(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
解答:解:(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X是C元素,轨道表示式为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或3s23p5,则R为Al元素或Cl元素;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
故答案为:C;;Al;Cl;1s22s22p63s23p63d104s1;第四周期第ⅠB族;ds;
(2)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为Co3+、配位体是CN-、配位数为6,
故答案为:Co3+、CN-;6;
(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图中标“*”为手性碳原子,
故答案为:
(4)①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②NH3中C元素化合价为-3,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③CCl4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④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⑤H2O中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⑥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⑦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6,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⑧PCl3中P元素化合价为+3,P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故选①③④⑦;
(5)H2SO4中S元素化合价为+6,H2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4,故酸性H2SO4>H2SO3.H3PO4 中P元素化合价为+5,H3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3,故酸性H3PO4>H3PO3
故答案为:>;>;
(6)H2O中心原子O原子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空间结构为V形,
BF3分子中,中心B原子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故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故答案为:sp3;V形;sp2;平面正三角形;
(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子结构与性质、杂化轨道、氢键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规律的总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巢湖二模)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氢化物分子中含10个电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Y Y与X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氧化性酸
Z 第三周期元素中,Z电负性最小
W W的基态原子核外M能层上填满了电子,N能层只有1个电子
(1)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ⅣA
ⅣA
族,其单质中为原子晶体的名称是
金刚石
金刚石

(2)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
1s22s22p63s1
;工业上电解其氯化物饱和溶液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2Cl--2e-=Cl2

(3)XO、YO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两种无毒物质.
已知:X(s)+O2(g)═XO2(g)△H=-akJ/mol,
2X(s)+O2(g)═2XO(g)△H=-b kJ/mol,
Y2(g)+O2(g)═2YO(g)△H=+ckJ/mol.
则上述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2NO(g)=2CO2(g)+N2(g)△H=+(-2a+b-c)或-(2a-b+c)kJ/mol
2CO(g)+2NO(g)=2CO2(g)+N2(g)△H=+(-2a+b-c)或-(2a-b+c)kJ/mol

(4)0.3molW的低价氧化物能与含
1.4
1.4
mol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设还原产物只有Y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及其相邻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F>Cl>S
F>Cl>S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是1~36号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
①基态X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
3d54s1

②单质X相应晶体的组成微粒是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A、B、R为同一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分析,R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主要化合价为
+3
+3
;第二电离能(I2)B小于A的原因是
A+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稳定结构,难再失去一个电子.B+外层电子排布为3s1,易失去一个电子
A+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稳定结构,难再失去一个电子.B+外层电子排布为3s1,易失去一个电子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00 4600 6900 9500
B 740 1500 7700 10500
R 580 1800 2700 11600
(4)已知:R(s)+
3
4
O2(g)=
1
2
R2O3(s)△H=-834.8kJ?mol-1
Mn(s)+O2(g)=MnO2(s)△H=-520.9kJ?mol-1
写出R的单质与M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l(s)+
3
4
MnO2(s)=
1
2
Al2O3(s)+
3
4
Mn(s)△H=-444.1kJ?mol-1
Al(s)+
3
4
MnO2(s)=
1
2
Al2O3(s)+
3
4
Mn(s)△H=-444.1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一模)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X 构成有机物的主角,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典型的温室气体.
Y 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单质液态时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Z 与Y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M 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第IVA族
第二周期第IVA族
;其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2)工业上制取Y单质常用的方法是
电解法
电解法

(3)Y离子半径比Z离子的半径
(填“小”或“大”);
(4)Z的单质和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野外焊接钢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Fe2O3
 高温 
.
 
Al2O3+2Fe
2Al+Fe2O3
 高温 
.
 
Al2O3+2Fe

(5)Z的某种盐是常用的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3++3H2O?Al(OH)3(胶体)+3H+

(6)举出实例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X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2HClO4=2NaClO4+CO2↑+H2O
Na2CO3+2HClO4=2NaCl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20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ⅡA
ⅡA
族,Y的最高正价为
+3
+3

(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K
K
(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0.8
0.8
<X<
1.2
1.2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共价键
共价键
,其理由是
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填空:
(1)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Na
Na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F
F
(用元素符号表示).
(2)某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4周期ⅢA族
第4周期ⅢA族

(3)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N>O>C
N>O>C

(4)某元素+3价离子的3d轨道半充满,该元素为
Fe
Fe
(用元素符号表示);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
C
C
,其轨道表示式为

(5)在氯化钠晶体中,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几个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正八面体
正八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