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损坏核电站设备,引起核泄漏。钚是核工业重要原料,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4,有多种同位素如钚—238、钚—242、钚—244等,下列关于钚—238说法错误的是

A.钚是f 区元素 B.核外电子数238

C.核内中子数 144 D.钚是锕系元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乙烯与液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D中试管里所装物质为液溴)

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9.79℃ 

131.4℃ 

2.18g·cm-3

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

(1)A是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装置图,B、D中所盛都是水,其中D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C和E所盛都是NaOH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C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乙醇、浓硫酸、液溴为主要原料生成1,2—二溴乙烷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上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工业上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水钴矿进行预处理时加入Na2SO3的主要作用是

(2)写出NaClO3在浸出液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了过量的NaClO3,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浸出液加Na2CO3调pH至5.2时,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5)萃取剂的作用是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的含量,称取16.4克的粗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从中取出25.0mL与足量AgNO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为4.6克。则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B.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防止白色污染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c的氢化物与d的氢化物的沸点大小顺序是 ;(填化学式)原因是

(3)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以上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4)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 ;(填化学式)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填化学式)

(5) 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 ;其中c离子的配位数是 ;若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为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2A(g)+B(g)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 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40 mol·L-1,放出热量Q1kJ。

(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写序号)。

A.v(C)=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2v正(B)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 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

(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 (填“放”或“吸”)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 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 K(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