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青岛一模)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四氯化碳(沸点76.8℃)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
溶解
溶解
过滤
过滤

(2)操作②中用到氯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
  △  
.
 
Mn2++Cl2↑+2H2O
MnO2+4H++2Cl-
  △  
.
 
Mn2++Cl2↑+2H2O

(3)向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CCl4 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
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

(4)操作③中,将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与CCl4在分液漏斗中混合、振荡摇匀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尖嘴处紧贴在承接的烧杯内壁上静置后,下面的操作步骤是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该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锥形瓶外,还需要
带铁圈的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
带铁圈的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
,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所处位置为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在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敖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CBDAHGEF
CBDAHGEF

(2)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会发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H+.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氯气
氯气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10
10
NaBiO3+
4
4
MnSO4+
14
14
H2SO4-
3
3
Na2SO4+
5
5
Bi2(SO43+
4
4
NaMnO4+
14
14
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Bi2(SO43
Bi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福州模拟)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后层未变色;
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步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说明可能含有CO32-或者含有SO32-因为二者水解均显碱性
说明可能含有CO32-或者含有SO32-因为二者水解均显碱性

实验②
肯定含有CO32-,肯定不含SO32-、因SO2有刺激性气味
肯定含有CO32-,肯定不含SO32-、因SO2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③
肯定不含有Br-、I-,因两者均能与氯水反应后生成单质溴和单质碘,溴和碘单质溶解于CCl4显色
肯定不含有Br-、I-,因两者均能与氯水反应后生成单质溴和单质碘,溴和碘单质溶解于CCl4显色

实验④
肯定含有SO42-,因BaSO4不溶于盐酸
肯定含有SO42-,因BaSO4不溶于盐酸

实验⑤
能确定含有Cl-,因氯化银是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
能确定含有Cl-,因氯化银是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BDE
BDE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锅  C.表面皿  D.铁架台(带铁圈)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过滤
过滤
,③
萃取
萃取

(3)过程②中充入适量Cl2的目的是
使I-转化为I2
使I-转化为I2

(4)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
(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
不溶于水且溶解碘的能力远大于水
不溶于水且溶解碘的能力远大于水

(5)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b.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
漏斗下口
漏斗下口
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6)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取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I2剩余
取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I2剩余

(7)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温度计应该插到支管口略靠下位置,冷却水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
温度计应该插到支管口略靠下位置,冷却水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
;?

(8)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控制温度,使蒸馏烧瓶内液体受热均匀,防止碘升华
控制温度,使蒸馏烧瓶内液体受热均匀,防止碘升华
,最后晶态碘在
蒸馏烧瓶
蒸馏烧瓶
里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在水溶液中I2+I-I-3。锌粉与碘单质的混合物,加入少量水作催化剂,便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碘化锌白色固体。已知碘化锌易溶于水,为了分离碘化锌和剩余的碘单质,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甲:将反应所得的ZnI2和I2的混合物,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用分液漏斗分出下层的四氯化碳层,经蒸馏回收四氯化碳,可得碘单质;分液漏斗上层水层,从上口倒入蒸发皿内蒸发,可得碘化锌。

乙:将反应所得ZnI2和I2的混合物,小心加热使其中水分蒸发;然后将一盛有冷水的烧瓶置于烧杯口上,继续用酒精灯加热,使碘升华并在烧瓶底部凝华,碘化锌仍留在烧杯中。

试写出Zn和I2反应生成碘化锌的化学方程式,简析甲、乙两种分离方案哪种可行,哪种不可行,还是两种都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