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1个氧原子
 
;                    ②3个水分子
 

③4个镁离子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2)用所给元素C、O、H、Ca、Al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       ②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
 

③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   ④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①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1个氧原子表示为:O,故答案为:O;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答案为:3H2O;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镁离子 表示为:4Mg2+,故答案为:4Mg2+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 
+3
Fe
2O3 ,故答案为:
+3
Fe
2O3
(2)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②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其化学式为:Al(OH)3,故答案为:Al(OH)3
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故答案为:CaO;
④根据提供的元素碳酸符合要求,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其化学式为:H2CO3,故答案为:H2C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2HCl═H2+FeCl2
B、2FeCl2+Cl2═2FeCl3
C、CaO+H2O═Ca(OH)2
D、2Fe(OH)3═Fe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SO2的质量为64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SO2的摩尔质量等于SO2的相对分子质量
D、NA个SO2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与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H2(g)、CO(g)、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是-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 (g)═CO(g)+2H2O(l)△H1=-1009.5kJ?mol-1
B、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C、2H2O(g)═2H2(g)+O2(g)△H1=+571.6 kJ?mol-1
D、△H>0的化学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水和冰的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B、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放NaOH的目的是:
 

(2)在干燥管B和D里应选用的干燥剂都是(填序号)
 

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五氧化二磷
D、无水CaCl2 
(3)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4)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5)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易溶强电解质的混合溶液10L,其中可能含有K+、Ba2+、Na+、NH4+、Cl-、SO42-、AlO2-、OH-中的几种,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的离子中至少还存在一种
 
离子(填“阴”、“阳”),验证该离子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若确定只存在其中的一种,则该离子的最小浓度为
 

(2)写出BC段和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X/molY/molZ/mol
01.001.000.00
10.900.800.20
30.750.500.50
50.650.300.70
90.550.100.90
100.550.100.90
140.550.100.90
(1)根据下表中数据,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min~3min时间内v(Z)═
 
;(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