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t℃时CuSO4的溶解度是S g,其饱和溶液密度d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向足量饱和溶液中加入m g无水CuSO4或蒸发掉n g水后恢复t℃,均能获得W g胆矾晶体,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延边州模拟)物质A~M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个小三角形内的三种物质均至少含有第三周期中的一种相同元素,其他信息见下表:
编号 信  息
1 D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2 E为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与某种酸反应
3 F不溶于水,F用于制备干燥剂以及催化剂的载体
4 H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5 电解饱和J溶液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6 C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均含有金属元素
7 K为酸雨的主要成分

(1)写出H的电子式:

(2)常温下测得一定浓度的C溶液的pH=1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AlO2-+2H2O?Al(OH)3+OH-
AlO2-+2H2O?Al(OH)3+OH-

(3)写出向C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AlO2-+CO2+2H2O═Al(OH)3↓+HCO3-
AlO2-+CO2+2H2O═Al(OH)3↓+HCO3-

(4)金属铜与L浓溶液反应生成K,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若标准状况下,生成K的体积为56L,此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5NA
5NA
,为了防止K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室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试剂来吸收.
(5)电解饱和J溶液产物之一为Y2,将一定量的Y2 通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Y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写出该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Y2的总化学方程式:
5Cl2+10KOH═7KCl+2KClO+KClO3+5H2O
5Cl2+10KOH═7KCl+2KClO+KClO3+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做题:(本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有E、Q、T、X、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Q<T<X<Z.E、Q、T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级,且I1(E)<I1(T)<I1(Q),其中基态Q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且QT+2与ET2互为等电子体.X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28.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QT+2的电子式
,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84s2
1s22s22p63s23p63d84s2

(2)Q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等两种;
(3)化合物甲由T、X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①,甲的化学式为
KO2
KO2

(4)化合物乙的晶胞如图②,乙由E、Q两种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②乙的晶体中E、Q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3
SP3


B.现有氧化铜和碳粉组成的混合物,为通过实验确定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装置如下:

分析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也可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改用电热丝加热的优点是有利于
d
d

a.加快反应速率b.氢气流动
c.加热温度更高d.精确测定数据
(2)为确保能准确测定到必要的数据,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应为:
dcbea
dcbea
(填字母).
a.停止通氢气;b.电热丝通电;c.通入氢气;d.装置气密性检查;e.电热丝停止通电.
(3)为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若需要改进,请在虚线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若无需改进,则将装置图中虚线部分改为实线.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交给老师的实验报告主要栏目如图

(具体内容已略).请你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对此份报告作出评价,若有不完整,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若已完整,则无需填写.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5)老师看完实验报告后指出,改变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加简便的实验方案.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新方案的反应原理,并指出需要测定的数据:
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需要测定的数据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和国防工业等.已知Cu2O与H2SO4能发生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1)为确定某温度下Cu(OH)2固体的分解产物.称取9.8gCu(OH)2样品,将该样品在坩埚中加热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6g,该固体的成分为
 
,若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固体质量为
 
g.
(2)科学研究发现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制备Cu2O.
a.火法还原: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b.用CH3CHO还原新制电解的Cu(OH)2
c.电解法:2Cu+H2
 电解 
.
 
 Cu2O+H2↑;
d.最新实验研究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
①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肼性质与氨气相似,易溶于水,可发生如下两步电离过程:
N2H4+H2O?N2H5++OH-    I
N2H5++H2O?N2H62++OH-   II
常温下,某浓度N2H6C12溶液的pH为4,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过程I的进行程度大于N2H5+的水解程度.常温下,若0.2mol/L N2H4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N2H5+、Cl-、OH-、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Ⅱ用制得的Cu2O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Cu2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水进行催化分解,产生氢气的体积V(H2)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方法制得的Cu2O催化效率相对较高
B.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C.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粗细、表面活性等有关
D.分解等物质的量的水时,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所需吸收的能量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和国防工业等.已知Cu2O与H2SO4能发生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1)为确定某温度下Cu(OH)2固体的分解产物.称取9.8gCu(OH)2样品,将该样品在坩埚中加热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6g,该固体的成分为______,若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固体质量为______g.
(2)科学研究发现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制备Cu2O.
a.火法还原: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b.用CH3CHO还原新制电解的Cu(OH)2
c.电解法:2Cu+H2O 数学公式 Cu2O+H2↑;
d.最新实验研究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
①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肼性质与氨气相似,易溶于水,可发生如下两步电离过程:
N2H4+H2O?N2H5++OH-  I
N2H5++H2O?N2H62++OH-  II
常温下,某浓度N2H6C12溶液的pH为4,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_____.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过程I的进行程度大于N2H5+的水解程度.常温下,若0.2mol/L N2H4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N2H5+、Cl-、OH-、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Ⅱ用制得的Cu2O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Cu2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水进行催化分解,产生氢气的体积V(H2)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c、d方法制得的Cu2O催化效率相对较高
B.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C.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粗细、表面活性等有关
D.分解等物质的量的水时,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所需吸收的能量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