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Na2S和Na2SO3的混和物30g,用足量的稀H2SO4处理后生成9.6g硫,则混和物中硫化钠的质量为

   A.15.6g        B.11.7g            C.12.6g        D.17.4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缓缓地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已知:Na2 S+2HCl═2NaCl+H2S+SO2+2H2S═3S+2H2 O)
(1)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4Na2SO3=Na2S+3Na2SO4
4Na2SO3=Na2S+3Na2SO4
,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H2S或SO2气体
吸收H2S或SO2气体

(2)如果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试分析其他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试样溶液: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
,解释这种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SO32-+2S2-+6H+=3S↓+3H2O,S2-+2H+=H2S↑
SO32-+2S2-+6H+=3S↓+3H2O,S2-+2H+=H2S↑
;品红溶液:
有气泡生成但不褪色
有气泡生成但不褪色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加热后固体中所含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只含H2S,而不含SO2
加热后固体中所含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只含H2S,而不含SO2

(3)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明显的现象发生,原因是
加热后固体中所含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恰好生成S,不产生H2S和SO2
加热后固体中所含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恰好生成S,不产生H2S和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Na2S和Na2SO3固体混合物30g,用足量稀硫酸处理后,生成9.6g硫,则原混合物中Na2S的质量可能是(  )
A、11.7gB、12.6gC、15.6gD、17.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全真模拟(二)(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5分)
(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的是       (填字母)。
a.亚硫酸受热时易分解
b.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强于氢硫酸
c.亚硫酸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氢硫酸不能
d.常温下,浓度均为0.k^s*5#u1mol/L的H2SO3溶液和H2S溶液的pH分别是2.k^s*5#u1和4.k^s*5#u5
(2)工业上除去高压锅用水中溶解的氧气常用的试剂有Na2SO3和N2H4(肼)。
①已知16g液态的肼与氧气反应得到氮气和液态水时,放热354.k^s*5#u87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除去等质量的O2,所耗Na2SO3和N2H4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向Na2SO3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会产生大量淡黄色沉淀。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已知Na2SO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得到两种产物。某同学称取25.k^s*5#u2g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在高温下隔绝空气加热至恒重,冷却后称得固体为12.k^s*5#u6g,将其完全溶于水配成1L溶液,并测溶液的pH。
①Na2SO3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测得溶液的pH大于0.k^s*5#u025mol/LNa2SO3溶液的pH,试解释原因(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5分)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

        发生反应3A(g)+B(g)  xC(g)     △H = Q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① 化学反应速率:v(A)=3v(B)                  ②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 有3molA消耗的同时有1molB生成        ④ C的浓度保持不变

   (2)根据试验测得的数据可知,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则Q     0(填“大于”或“小于”)

   (3)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 x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均为0.2 。

        ①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         

        ② 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              

        ③ 若平衡时两容器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          

  Ⅱ.(1)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3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①pH=11的氨水b L; ②物质的量浓度为1×10-3 mol/L 氨水c L;

c(OH-)=1×10-3 mol/L的Ba(OH)2溶液d L;

试判断a、b、c、d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c>a>d>b   D.c>a=d>b

(2)已知室温的条件下,pH均为5的H2SO4溶液和NH4Cl溶液, 两溶液中c(H+) • c(OH-)=___________;各取5mL上述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50mL,pH较大的是________溶液;各取5mL上述溶液,分别加热到90℃,pH较小的是________溶液。

(3)同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其中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Ⅲ.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在25℃,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的是        (填字母)。

a.亚硫酸受热时易分解

b.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强于氢硫酸

c.亚硫酸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氢硫酸不能

d.常温下,浓度均为0.k^s*5#u1mol/L的H2SO3溶液和H2S溶液的pH分别是2.k^s*5#u1和4.k^s*5#u5

(2)工业上除去高压锅用水中溶解的氧气常用的试剂有Na2SO3和N2H4(肼)。

①已知16g液态的肼与氧气反应得到氮气和液态水时,放热354.k^s*5#u87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除去等质量的O2,所耗Na2SO3和N2H4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向Na2SO3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会产生大量淡黄色沉淀。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已知Na2SO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得到两种产物。某同学称取25.k^s*5#u2g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在高温下隔绝空气加热至恒重,冷却后称得固体为12.k^s*5#u6g,将其完全溶于水配成1L溶液,并测溶液的pH。

①Na2SO3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测得溶液的pH大于0.k^s*5#u025mol/LNa2SO3溶液的pH,试解释原因(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