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C.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解粗盐时,应多加水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溶解不完全

B. 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 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 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C60自被发现以来,已逐步应用到超导、材料等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60的摩尔质量是720 g·mol-1

B.1 mol C60完全燃烧生成22.4 L CO2

C.C60属于有机化合物

D.C60的结构与金刚石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锌和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与颜色不一致的是

A.过氧化钠(淡黄色) B.NO2(红棕色)

C.NO(无色) D.铁锈(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放射性同位素钬的质量数A=166,质子数Z=67,则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 32 B. 67 C. 99 D. 1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①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③ 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① 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③ 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④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物质4g。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述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加热FeCl3溶液,并将溶液蒸干时,通常不能得到FeCl3固体,请以平衡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方程式与文字相结合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l3溶液可以用于止血,主要是因为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这涉及胶体的特性。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B.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向Fe(OH)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水等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向Fe(OH)3胶体中滴加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E.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的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

(7)通过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2)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 色,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 + 24KI + 12H2SO4 =2CuI↓+ 13I2 +12K2SO4 +12H2O每有1mol Cu(IO3)2参加反应时

A.有12 mol KI 被氧化 B.转移11 mol电子

C.生成CuI 382g D.I2只是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