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SO4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块11.0 g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完全溶解,然后加H2O2至溶液中无Fe2+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H2O2,当加入200 mL 6 mol·L-1 NaOH溶液时沉淀量最多,且所得沉淀质量为26.3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4 g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0.45 mol H2

C.该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所加的稀硫酸中含0.6 mol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和D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E属于同一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乙为二元弱酸,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乙的名称为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有同学认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甲”,为验证其观点是否正确。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时,分液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溶液变为红棕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MgO:约5%.目前我国已经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用硫酸渣炼铁.Fe3+开始沉淀为氢氧化物的PH=1,沉淀完全时的PH为3.7.

I.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用化学基本知识进行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方案一:

请回答:

(1)写出固体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氢氧化钠 B.氧化铝 C.氨水 D.水

(2)若要准确测定溶液的pH是否达到3.7,下列物品中可供使用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石蕊试液 B.广泛pH试纸 C.pH计

(3)溶液H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要将固体C、固体E和固体G都转化为相应的稳定的氧化物,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5)此方案制得的氧化铝含有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由溶液M→固体乙这个过程中,主要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分析某硫酸渣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硫酸渣预处理,把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8)某同学称取2.000g硫酸渣,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退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退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橡皮塞把液溴密封于玻璃瓶中

B. 用磨口玻璃塞把氢氟酸密封于棕色试剂瓶中

C. 把氯气加压液化后密封于钢瓶中

D. 氯水通常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pC+qD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B.K越大,C的平衡浓度越小

C.C的起始浓度越大,K值越大 D.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我新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A.煤的汽化与液化 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

C.通人大大过量的空气 D.将煤粉碎后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已达平衡的反应A(g)+B(g)C(g)+D(g),升高温度,A的反应速率增大,则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④已达平衡的反应H2(g) + I2(g) 2HI(g),恒压条件下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