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不能用来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和C=C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1. A.
    苯不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2. B.
    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都相等
  3. C.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4. D.
    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2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F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CA3沸点高于BA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②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属于离子晶体

C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F单质的熔点高于E单质,是因为F单质的金属键较强

⑤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键;

(5)ED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ED的熔点比NaCl高,其原因是                                           

说明:O摄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只有氢元素,即A是H。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说明这三种轨道分别是1s、2s和2p,又因为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是C。根据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可判断,氢化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D的最高,沸点是100℃,说明氢化物中含有氢键,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数最大,则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N、O均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 > N > C

(3)氨气中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确。CCl4、苯等有机溶剂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Ni(CO)4应为分子晶体,②不正确。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采用sp3杂化,③不正确。镁合铝是金属,形成的是金属晶体,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的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所以④正确。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是锌,由于锌的核外电子均是全充满,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要大于Ga,⑤正确。

(4)在CH2=CH2中含有4个C-H单键和1个碳碳双键,而双键又是又1个σ键和1个键构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键。

(5)氧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氯化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福建漳州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F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CA3沸点高于BA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②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属于离子晶体

C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F单质的熔点高于E单质,是因为F单质的金属键较强

⑤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键;

(5)ED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ED的熔点比NaCl高,其原因是                                            

说明:O摄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只有氢元素,即A是H。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说明这三种轨道分别是1s、2s和2p,又因为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是C。根据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可判断,氢化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D的最高,沸点是100℃,说明氢化物中含有氢键,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数最大,则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N、O均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 > N > C

(3)氨气中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确。CCl4、苯等有机溶剂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Ni(CO)4应为分子晶体,②不正确。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采用sp3杂化,③不正确。镁合铝是金属,形成的是金属晶体,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的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所以④正确。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是锌,由于锌的核外电子均是全充满,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要大于Ga,⑤正确。

(4)在CH2=CH2中含有4个C-H单键和1个碳碳双键,而双键又是又1个σ键和1个键构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键。

(5)氧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氯化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