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锌、铜电极和稀硫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发生氧化反应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过氧化氢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但HCl属于电解质

B.NaHSO4溶于水电离出Na+、H+ 和SO42-,所以NaHSO4属于酸

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D.Al(OH)3可用作胃酸中和剂,不会对胃壁产生强烈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 mol PCl3和1.0 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0 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 PCl3和0.5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0.40 mol B.0.20 mol

C.小于0.20 mol D.大于0.20 mol,小于0.4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可促进水的电离

C.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工业合成氨

C.食物腐烂 D.塑料用品老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一定量的铁铝合金平均分为两份,分别与足量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果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则合金中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1∶3 C.3∶2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的碘水,并通过实验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刚好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1) 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其作用是 ,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2) C中发生反应为SO2 + I2 +2H2O = H2SO4+ 2HI , I2 是 (氧化剂、还原剂)。

(3) 某同学根据反应:SO2 +2FeCl3+2H2O = H2SO4+2FeCl2+2HCl,设计了一个实验,比较SO2与Fe2+ 还 原性的强弱: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mL氯化铁溶液,摇匀,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 , (试剂任选,请完善步骤、现象和结论)。

(4) ① 当流量计B中刚好通过2L尾气时,C中溶液蓝色刚好消失,立即关闭活塞A,容器C中恰好得到100mL溶液,将该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66g 白色沉淀,通过计算可知,上述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g/L。 (相对原子质量: Ba-137 S-32 O-16)

② 若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