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江西二模)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450℃时,往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6mol H2和1mol N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c(NH3)/mol?L-1 0.08 0.14 0.18 0.20 0.20 0.20
①5min内,消耗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8mol.L-1
0.008mol.L-1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0.1(L/mol)2
0.1(L/mol)2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加入H2、N2和NH3各2mol,此时该反应的v(N2
v(N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CE
CE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③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H2)=1.60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BD

A.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B.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一定量的H2气体
C.可能是降低了容器的温度      D.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
(2)450℃时,在另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合成氨的反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所示:
N2 H2 NH3
起始浓度(mol/L) 0.2 0.3 0.2
平衡浓度(mol/L) a b c
请回答:
①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可能是
B
B

A.c=0.5mol/L   B.b=0.5mol/L     C.c=0.4mol/L   D.a=0.3mol/L
②a的取值范围是:
0.1<a<0.3
0.1<a<0.3

③请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下列量之间的关系:
(I)a与b的关系:
3a=b+0.3
3a=b+0.3

(Ⅱ)a、b、c的关系:
c2/(a×b3)=0.1
c2/(a×b3)=0.1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可发生下列反应:2N2(g)+6H2O(l)?4NH3(g)+3O2(g),此反应的△S
0(填“>”、“<”或“=”),△H=
+1530kJ/mol
+1530kJ/mol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分析:(1)①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计算,确定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变化量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速率和平衡常数;
②根据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判断;只要满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可判断;
③依据氢气增大的因素和平衡移动进行分析判断;
(2)依据极值转化,找到各物质的浓度范围进行分析判断;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分析abc的关系;
(3)依据熵变的含义结合反应中气体体积变化分析判断;依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合并热化学方程式得到焓变;
解答:解:(1)①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从表中分析可知,20min时反应已达平衡,C(NH3)=0.20mol/L
根据反应            N2 +3H2
催化剂
.
2NH3
初始浓度(mol/L):0.5  1.3        0
变化浓度(mol/L):0.1  0.3       0.2
平衡浓度(mol/L):0.4  1.0       0.2
5min内,氨气生成浓度为0.08mol/L,则氮气的消耗浓度为0.04mol/L;消耗N2的平均反应速率=
0.04mol/L
5min

=0.008mol/L?min
K=
[NH3]2
[N2]?[H2]3
=
0.22
0.4×1.03
=0.1(L/mol)2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加入H2、N2和NH3各2mol,此时氮气、氢气、氨气的浓度分别为:
0.4+1=1.4mol/L、1.0+1=2mol/L、0.2+1=1.2mol/L;计算浓度商
Q=
C2(NH3)
C(N2C3(H2)
=
1.22
1.4×23
=0.13(L/mol)2
Q>K,平衡向逆向进行,v(N2<v(N2
故答案为:0.008mol.L-1.min-1;  0.1;<
 ②A、是速率之比,反应过程中按照比例进行反应,故A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按照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表述的是正反应速率,当某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是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所以当3v(N2=v(H2  时反应达到平衡,故B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反应是体积变化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体系内质量守恒,体积一定,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E、此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E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CE;
③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H2)=1.60mol,说明氢气增大,可能是改变条件平衡逆向进行,增加氢气的量;
A、平衡不一定正向进行,增大氢气的量可以符合,故A错误;
B、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一定量的H2气体,使氢气量增大,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了容器的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氢气的量减少,故C错误;
D、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该反应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所以缩小体积,平衡正向进行,氢气的量减少,但体积减小带来的浓度增大比平衡移动带来氢气的减少程度大,最终可以是氢气量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E;BD;
(2)依据平衡计算的方法列式讨论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L)   0.2       0.3       0.2 
变化量(mol/L)
平衡量(mol/L)     a       b         c
反应正向进行则     0.1      0         0.4
反应逆向进行则     0.3      0.6       0
所以平衡时浓度的取值范围:0.1<a<0.3    0<b<0.6    0<c<0.4
①只有B符合;
②a的取值范围是0.1<a<0.3;
③利用极值转化进行计算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L)   0.2       0.3       0.2 
平衡量(mol/L)     a       b         c
极值转化          a+0.5c    b+1.5c    0
 a+0.5c=0.2       b+1.5c=0.3;整理得   
(Ⅰ)a与b的关系为  3a=b+0.3
(Ⅱ)a、b、c的关系 温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K=0.1,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式代入得到:c2/(a×b3)=0.1
故答案为:①B; ②0.1<a<0.3; ③( I )3a=b+0.3;(Ⅱ)c2/(a×b3)=0.1;
(3)2N2(g)+6H2O(l)?4NH3(g)+3O2(g),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是熵增大的反应,
故反应的△S>0;
①N2(g)+3H2(g)?2NH3(g)△H=-92.4kJ/mol;氢气的燃烧热285.8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
以上两热化学方程式消去氢气合并,①×2+②×6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2N2(g)+6H2O(l)?4NH3(g)+3O2(g)△H=+1530kJ/mol
故答案为:>;+1530 kJ/mol.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速率、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和方法,影响平衡的因素分析,盖斯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极值法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题目综合性强,较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二模)4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二模)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 OH-浓度为1mol/L的溶液,然后用1mol/L的盐酸滴定,沉淀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二模)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的产物.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Cl+MnO2
  △  
.
 
MnCl2+Cl2↑+2H2O
4HCl+MnO2
  △  
.
 
MnCl2+Cl2↑+2H2O

(2)写出试剂Y的名称:
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

(3)将C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分成两等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①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固体完全溶解后,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HCO3-+Ba2++OH-=BaCO3↓+H2O
HCO3-+Ba2++OH-=BaCO3↓+H2O
;由此现象推断固体产物中含有
NaHCO3
NaHCO3
(填化学式,下同);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溶液澄清,再向溶液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溶液变浑浊,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7.175g固体,由此现象推断固体产物中含有
NaCl
NaCl

(4)已知C中有0.1molCl2参加反应,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氯的一种氧化物.结合(2)中现象及数据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
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二模)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a
0.2 0.2 pH=9
C1 0.2 pH=7
0.2 0.1 pH<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二模)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