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Na2CO3Na2S混合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O3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4硫代硫酸钠与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

[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装置后,应先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再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B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烧瓶C中加入Na2SNa2CO3混合溶液,再向烧瓶A中滴加浓H2SO4C中反应生成Na2S2O3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液,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Na2SO4

2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

10.0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配制溶液的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__及二氧化碳。取10.00mL溶液。以________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mol/LI2的标准溶波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溶液的体积/mL

10.00

10.00

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9.95

17.10

20.05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1位小数)

【答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安全瓶(或防止倒吸) B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过滤、蒸馏水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水中溶解的氧气 淀粉 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99.2%

【解析】试题分析(1).涉及气体的实验要先验证装置气密性;SO2易溶于水实验中要防止倒吸;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溶液反应;(2)CSO2与Na2CO3Na2S反应生成Na2S2O3CO2;Ⅲ.(1)根据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分析;(2)蒸馏水经过煮沸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用碘液进行滴定,所以用淀粉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根据方程式2Na2S2O3+I2= Na2S4O6+2NaI进行计算。

解析:(1).涉及气体的实验要先验证装置气密性,所以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按图示加入试剂;SO2易溶于水实验中要防止倒吸,BD的作用是防倒吸;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溶液反应所以E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B;(2)CSO2与Na2CO3Na2S反应生成Na2S2O3CO2反应方程式是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Ⅲ.(1)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所以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蒸馏水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Na2SO4;(2)蒸馏水经过煮沸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用碘液进行滴定,所以用淀粉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设10mL溶液中含Na2S2O3·5H2O xg,第二次实验数值偏离正常值舍去,第一次、第三次实验消耗碘液的平均体积为20mL,

X=0.992g;100mL溶液中含Na2S2O3·5H2O 9.92g,则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主族常见的三种元素 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XO4<HYO4<HZO4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Y 单质可以在海水中提取
B.单质氧化性: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HZ
D.离子半径: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要求填空:

1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4Fe(s)+3O2(g)=2Fe2O3(s)ΔH=-1648kJ/mol

C(s)+O2(g)=CO2(g) ΔH=-393kJ/mol

2Fe(s)+2C(s)+3O2(g)=2FeCO3(s) ΔH=-1480kJ/mol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3,则该温度时纯水的pH____7(“>”“<”“=”)。该温度下,pH=2CH3COOH溶液中,c(OH-)=_________

32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NH4NO3Na2SO3固体(忽略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 (减小”“增大不变”)

4同浓度的NaANaB两种溶液pH前者大于后者,比较两份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浓度大小, NaA_______NaB (">”“<”“=")

525℃时,某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010mol/L,使Fe3+沉淀完全的pH____(Ksp[Fe(OH)3]=4×10-38,1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g)nB(g)pC(g)qQ(g)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反应速率v(A)∶v(B)∶v(C)∶v(Q)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 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恒温、恒容下,有下列气体反应分别从两条途径进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 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浓度相同

C.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所用的时间与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相同

D.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等于Ⅱ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C. 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原子数为2NA D. 28g CO与22.4L CO2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0℃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20℃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C.20℃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20℃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mol H2SO4中含________个硫原子,__________个氢原子,___________mol氧原子。

(2)2molCO与3molCO2的质量之比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含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

(3)用20g NaOH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含溶质_____________g。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4)500mL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中 密度为1.568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极附近显红色。试完成以下问题:

(1)电源极的名称是________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应该是________(”),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