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 +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CH3OH(g) HCOOCH3(g)+2H2(g) △H>0

第二步:HCOOCH3(g) CH3OH(g)+CO(g) △H>0

①第一步反应的机理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中中间产物X的结构简式为

②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CO的产率,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写两条措施)

(3)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会议旨在讨论控制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力争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内。

①Li4SiO4可用于富集得到高浓度CO2。原理是:在500℃,低浓度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两种锂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高浓度CO2,Li4SiO4再生。请写出7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如Fe0.9O]可将富集到的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若用1mol缺铁氧化物[Fe0.9O]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 molC(碳)。

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电解CO2/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下图。写出电极c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4)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右图。

如何解释图中250-400℃时温度升高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变化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a/b mol/L B.10a/b mol/L C.b/5a mol/L D.a/b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往含相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铝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十校共同体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B.大力发展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C.生活中常用的蚕丝、棉花、淀粉、油脂等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D.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二次阶段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1世纪化学的最新定义为“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节约资源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制备物质时探究反应中高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原子利用率,属于“绿色”的生产工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炼制过程就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的过程

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石油经过分馏和裂化的工序后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

D.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