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50C时,将乙酸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  )
A、乙酸不足
B、烧碱过量
C、乙酸和烧碱等物质的量
D、c(Na+)=c(CH3COO-
考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乙酸不足,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物质为乙酸钠和氢氧化钠;
B.烧碱过量,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物质为乙酸钠和氢氧化钠;
C.乙酸和烧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乙酸钠,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
D.依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H3COO-)+c(OH-),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物质为乙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故A错误;
B.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物质为乙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故B错误;
C.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乙酸钠,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pH>7,故C错误;
D.依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H3COO-)+c(OH-),所得溶液的pH=7时,c(H+)=c(OH-),所以c(Na+)=c(CH3CO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酸是弱酸,解答D选项时,注意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3mol A和3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求:
(1)5min后,C的物质的量为
 

(2)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x的值为
 

(4)5min后,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C=C双键的键长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长相等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必须先称小烧杯的质量,再称量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药品的质量
B、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使50mL注射器充满空气,通入到2mL2×10-4mol/L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重复前面的操作直到紫红色褪去,记录消耗空气体积,即可粗略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
C、实验中为了得到纯净的晶体,制得的硫酸亚铁铵和阿司匹林晶体均用酒精洗涤
D、铁钉镀锌前,先要用砂纸打磨直至表面变得光滑,然后放入45℃的浓盐酸中浸泡2min,再取出用水洗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为 X+2Z=Y
B、反应为 X+Y?2Z
C、4 s 时,反应达到平衡
D、12 s 时,反应不再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是(  )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寻找合适的半导体材料
B、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C、由粗硅制备的反应SiO2+2C?Si+2CO↑ 可知非金属性:C>Si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因为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因为HClO酸性比H2SO4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因为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因为氯水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现欲除去杂质氯化铁,并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结晶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过滤 ⑤加热蒸发.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①③④⑥B、②④③⑤①
C、③④②⑤D、②④⑤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是(  )
A、滴入KSCN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铜粉
D、加入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