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Zn是负极 Cu是正极

③负极反应:Zn2e=Zn2 ④正极反应:Cu22e=Cu

H+向负极移动 ⑥电子由Cu极通过导线向Zn极移动

A.仅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仅②③④⑥ D.仅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锌为原电池的负极,故正确;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Zn-2e-=Zn2+而被氧化,正极发生H++2e-=H2,故正确,错误;电解质溶液中,H+流向正极,在Cu棒上得电子被还原为氢气,故错误;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故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A.2-甲基-1-丁炔 B.2-甲基-3-丁炔 C.3-甲基-1-丁炔 D.3-甲基-2-丁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用来分离Fe3+和Al3+离子的试剂是

A.KSCN B. NaOH溶液 C.NH3.H2O D .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红色溶液不褪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A.仅 B.仅 C.仅 D.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操作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

A.密度大小 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或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A.七氟丙烷可以用来做灭火剂

B.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升高

C.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分层,下层是溶有苯酚的水层

D.常温下卤代烃均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进行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时,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将宽度0.20.3cm的铝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可观察到铝条马上剧烈燃烧

B. 为了培养大颗粒的明矾晶体,配制90℃的饱和溶液后骤冷

C. 做乙醇170℃时的脱水实验制取乙烯时,为使烧瓶受热均匀,温度慢慢上升到170℃

D. 为了检验某工业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是否存在,用三氯化铁溶液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有机物结构的诸多方法中,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是较常用的方法,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环境下的H原子,在发生核磁共振时出现的信号峰的化学位移不一样,信号峰的高低与相同环境下的H原子个数成正比。根据以上原理,你认为:对二异丙基苯[(CH3)2CHC6H4CH(CH3)2]的核磁共振氢谱应有几组不同的信号峰( )

A.2组 B. 3组 C.4组 D5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