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面关于钠和钠的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
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
D.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

分析 A.Na2O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
B.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
C.钠和盐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D.NaHCO3加热分解可生成Na2CO3

解答 解:A.Na2O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故A正确.
B.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所以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没有,故B错误;
C.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C错误;
D.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可生成Na2CO3,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中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的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10 mL的量筒量取4.8 mL的浓硫酸
B.做金属钠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C.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D.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取0.1mol某烃M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3.44L,生成的H2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
(1)烃M的化学式为C6H12
(2)若烃M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烃M的结构简式为(CH3)C-CH=CH2;M与HCl加成的产物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  )
A.
干燥氯气
B.
实验室制氨气
C.
电解精炼铜
D.
制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实验室里常用铝盐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减小的是(  )
A.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阿斯巴甜(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是由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所合成的二肽衍生物.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其甜度为蔗糖的180-200倍,和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味质佳、安全性高、热量低等优点,受到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青睐.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斯巴甜中含有肽键-CONH-
B.阿斯巴甜水解时生成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
C.阿斯巴甜易受环境影响而失去甜味,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不宜加热
D.阿斯巴甜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玫瑰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放射性同位素${\;}_{27}^{60}$Co发射出的射线可应用于蔬菜保鲜.下列有关${\;}_{27}^{60}$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_{27}^{60}$Co的原子核内含有33个中子
B.${\;}_{27}^{60}$Co的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
C.${\;}_{27}^{60}$Co与${\;}_{6}^{12}$C的质量数之比约为5:1
D.${\;}_{27}^{60}$Co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300多年前,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没食子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B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2)1mol 没食子酸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mol.
(3)没食子酸丙酯且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4)写出没食子酸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