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室温时,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的pH值约为4 B.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C. 升高温度,溶液pH增大 D. 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某盐溶液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含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含有SO42-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含有NH4+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含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A. 能使品红褪色

B.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

稀盐酸

D. 通入新制氯水中能使新制氯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常温下,如果取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溶液pH=8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Na+)- c(A-)=____________mol/L, c(OH-)- c(HA)=____________mol/L

常温下,将PH=2的酸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PH_________7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

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 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 -4e—==O2↑+2H2O

B. 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 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

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乙酸的化学式:C2H4O2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F-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半导体工业中,有一道工序叫烧氢。烧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工作时,是将石英管D出口处氢气点燃。半导体硅片、焊片和金属零件从石英管口送入加热区,在氢气还原气氛中加热使焊片熔化,将单晶硅与金属零件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再将零件拉至冷却区,冷却后取出。烧氢工艺中的氢气纯度要求极高,工业氢气虽含氢量达99.9%,但仍含有极微量的水蒸气和氧气,所以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装置C中的物质是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

(3)点燃氢气前将E(带导管胶塞)接在D出口处,目的是________。

(4)装置A是安全瓶,可以防止氢气燃烧回火,引起爆炸,其中填充大量纯铜屑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Ⅰ、Na2O2与SO3(g)的反应类似于Na2O2与CO2(g)的反应,请写出Na2O2与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 ⑥ → ⑦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才读数

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

c.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才读数

(5)实验测得收集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则参与反应的Na2O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