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A)、“>”、(B)“<”(C)“=”填空.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
△H2,则△H1
 
△H2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
 
△H2
①4P(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
 
57.3kJ;
(5)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kJ/mol,根据图回答:
精英家教网
①P1
 
 P2;②(a+b)
 
(c+d);  ③t1
 
t2℃; ④Q
 
0.
分析:(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
(2)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新键生成放热的过程;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
(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5)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
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
④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A的百分含量降低,则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解答:解:(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故答案为:=;
(2)氢气分子生成氢原子要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则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故答案为:>;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0,则放出的能量越多反应热越小,故答案为:<;
(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多余57.3kJ,故答案为:>;
(5)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
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故答案为:<;
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
④温度升高,A的百分含量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是放热的反应,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反应热的角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一模)为测定该补血剂样品[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1)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2++MnO4-+8H+=Mn2++5Fe3++4H2O
5Fe2++MnO4-+8H+=Mn2++5Fe3++4H2O

(2)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B
B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3)实验前,首先要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250ml容量瓶
250ml容量瓶
(填仪器名称).
方案二 将FeSO4转化为Fe2O3,测定质量变化操作流程如下:

(4)步骤②中除用H2O2外还可以使用的物质是
氯水
氯水

(5)步骤②是否可以省略
,理由是
Fe2+与碱反应后不能保证Fe2+全部转化为Fe3+,加热不能得到纯净的Fe2O3,故无法准确计算Fe的含量
Fe2+与碱反应后不能保证Fe2+全部转化为Fe3+,加热不能得到纯净的Fe2O3,故无法准确计算Fe的含量

(6)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过滤、洗涤、
灼烧
灼烧
、冷却、称量.
(7)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0.07a
0.07a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其中E为白色沉淀,I为红褐色沉淀.

(此转化关系中所用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Al2O3
Al2O3
,G
FeCl2
FeCl2

(2)将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利用磁铁吸出铁
利用磁铁吸出铁

(3)D→E的转化中,加入过量的X可能是
氨水(或碳酸钠、碳酸氢钠、偏铝酸钠等)
氨水(或碳酸钠、碳酸氢钠、偏铝酸钠等)

(4)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A→C(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H→I(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G→H(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Fe2++2OH-=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菏泽二模)常温下有浓度均为a mol/L的3种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CH3COOH.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
①②
①②
(填序号).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CO3-)>c(OH-)>c(CO32-)>c(H+
c(Na+)>c(HCO3-)>c(OH-)>c(CO32-)>c(H+

(3)写出③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H?CH3COO-+H+
CH3COOH?CH3COO-+H+
.若将③和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
大于
大于
NaOH溶液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③和0.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0-9
a-0.01
10-9
a-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
③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
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聚合氯化铝晶体[A12(OH)nCl6-n.?H2O]m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精英家教网
(1)反应中副产品E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升高pH至4.0~4.5的目的是
 

(3)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为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使pH升高的c物质可选用
 
(填编号);
a.NaOH    b.Al    c.氨水  d.A12O3    e.NaAlO2
(5)为测定[A12(OH)nCl6-n.?H2O]m中的n值,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ag晶体,制成粉末,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得到bg固体.此过程可能用到的  下列仪器有
 

a.蒸发皿    b.坩埚    c.研钵  d.试管
②另取a g晶体,进行如下操作:
 

用A试剂溶解→加足量AgNO3溶液→操作c→烘干→称量为c g固体.试剂A为
 
,操作C为
 
 
(填操作名称).n=
 
(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