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1O)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试样已氧化变质

B

向Co2O3中滴入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氧化性:Co2O3>C12

C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 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待测液中含有Fe2+

D

向Na2SO4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浑浊

Ksp(Ag2SO4)< Ksp(Ag2CO3)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电负性: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问体,以A为原料合成香料M和线型高分子树脂N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略去):

已知:

①A是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4倍。

②有机物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OH不稳定,会自动失水。

(R、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N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C的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B→C时,第一步转化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L是D的一种同系物,比D少1个碳原子且存在顺反异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种吸收峰。则L的顺式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任写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苯环连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5℃时,Ksp[Mg(OH)2]=2.0×10-11,Ksp[Mn(OH)2]=2.0×10-13。该温度下,关于含有Mg(OH)2和Mn(OH)2两种固体的悬浊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

B. 若加入少量NaOH,Ksp[Mg(OH)2]和Ksp[Mn(OH)2]均减小

C. 若加入少量MgCl2,溶液中的c(Mg2+)和c(Mn2+)均增大

D. 若升高温度,Mg(OH)2和Mn(OH)2两种固体的质量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MgH2和Mg2Cu可用作贮氢材料,MgO可用作炉膛内脱硫脱硝的试剂。

(1)MgH2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Mg2Cu在加压条件下储氢时生成MgH2和MgCu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MgH2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MgH2(s) =Mg(s)+H2(g) △H1=+74.4kJ • mol-1;

H2(g)+l/2O2(g)=H2O(g) △H2=-241.8 kJ • mol-1;

Mg(s)+l/2O2(g)=MgO(s) △H3=-141.6 KJ • mol-1。

①氢化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MgH2作贮氢材料时,单位贮氢材料释放出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温度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4)炉膛内脱除 SO2、NO 反应为2MgO(s)+2SO2(g)+2NO(g)2MgSO4(s)+N2(g) △H =akJ/ mol,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

②a_________0(填“>”或“,<”)。

(5)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丙所示,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Li+MgH2=Mg+2LiH。放电时,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充电时,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十七中、桑海中学高二3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Ⅰ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甲,,图乙是计算机软件模拟出的该分子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图,单位是ppm;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原子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在核磁谱图中就处于不同的位置,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越多,吸收峰面积(或高度)越大(或高).其核磁共振波谱图如:

参考上述结构式,分析核磁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共有________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谱线最高者表示有________个环境相同的氢原子,谱线最低者表示有________个环境相同的氢原子。

(2)结构式中的Et—表示烷烃基,从图谱中可以推断结构式中的这个烷烃基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

Ⅱ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经红外光谱测定含有一个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3个甲基,且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3)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其同分异构体中与其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共有__________种(不含此有机物,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十七中、桑海中学高二3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Fe3+、SO42-、Cl- B. HCO3-、Na+、HSO3-、K+

C. Na+、SO42-、NO3-、Cl- D. CO32-、PO43-、K+、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北校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

(2)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有一种呈两性的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这些元素中,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和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在⑤与④中,设计简单的实验(只要写出实验方案即可),证明其金属性的强弱,方案_______。

(5)如何验证元素⑦与⑧的非金属性强弱,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固氮”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

大气固氮

N2(g)+O2(g) 2NO(g)

工业固氮

N2(g)+3H2(g) 2NH3(g)

温度/℃

27

2000

25

400

450

K

3.84×10-31

0.1

5×10-8

2×104

7×103

(1)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足的N2和O2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当“大气固氮”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_______。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升高温度

③ 从分子结构角度解释“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反应的活化能都很高的原因:________。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大气固氮”的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小,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故世界各国均采用合成氨的方法进行工业固氮。

①从平衡移动角度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0.1molN2和0.1molH2通入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进行工业固氮反应,则下图所示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A” 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若300℃、压强P2时达到平衡,容器容积恰为100L,则此状态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刻氨气浓度欲发生图C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近年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l)?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____________。

(已知:N2(g)+3H2(g)?2NH3(g) △H1=-92.4kJ•mol-1;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