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验某稀溶液中是否含有NO3-,可先将溶液浓缩,然后加入浓H2SO4和铜片,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产生
B.鉴别NO2和溴蒸气可用AgNO3溶液,也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C.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通入氧气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可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试管,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分析 A.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为NO2,说明溶液中含有NO3-
B.NO2和溴蒸气均能氧化碘离子;
C.除去NO中的NO2气体,通入氧气,NO和氧气反应除去了NO;
D.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的离子是铵根离子.

解答 解:A.取部分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共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为NO2,发生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2NO+O2═2NO2,说明溶液中含有NO3-,故A正确;
B.NO2和溴蒸气都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NO中的NO2气体,通入氧气,2NO+O2═2NO2,除去了NO应通过水洗,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除去NO中的NO2气体,故C错误;
D.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则溶液中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标准状况下:
(1)33.6L 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16g O2的体积是多少?含有的O2分子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戒除嗜好,走向低碳经济”,用碱液吸收CO2可减轻大气污染.用1L 1.0mol-1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为(  )
A.1:3B.1:2C.2: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⑦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⑧⑨
①蔗糖②HCl气体③汞④氯化钠固体⑤硫酸钡固体⑥熔融的硝酸钾⑦KCl溶液⑧干冰⑨SO2⑩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为离子化合物硼化镁的晶体结构单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
A.MgB2B.Mg5B2C.Mg7B3D.Mg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现有密度为1.84g•cm-3 98%浓硫酸5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硫酸厂用煅烧黄铁矿(FeS2)来制取硫酸,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
(1)SO2和O2反应制取SO3的反应原理为:2SO2+O2$?_{△}^{催化剂}$2SO3,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2}(S{O}_{3})}{{c}^{2}(S{O}_{2})c({O}_{2})}$.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D.
A.v(SO2)═v(SO3)B.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混合气体质量不变 D.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2)某科研单位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由B极到A极;电池总反应式为2SO2+O2+2H2O═2H2SO4
(3)测定绿矾产品中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5.7g产品,溶解,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40mL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完成并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
□Fe2++□MnO${\;}_{4}^{-}$+□8H+--□Fe3++□Mn2++□4H2O
②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0.975或97.5%.(原子量:Fe----56 O----16 S---32  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CO2和CO可以回收利用制取二甲醚、尿素、甲醇等.
(1)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可选择性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
①CO2(g)+3H2(g)?CH3OH(l)+H2O(l)△H=-55.7kJ/mol
②2CH3OH(l)?CH3OCH3(g)+H2O (l)△H=-23.4kJ/mol
则CO2(g)加氢转化为CH3OCH3(g)和H2O (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2(g)+6H2(g)=CH3OCH3(g)+3 H2O(l)△H=-134.8kJ/mol.
(2)CO2合成尿素的反应为:CO2(g)+2NH3(g)?CO(NH22(l)+H2O (g)△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H}_{2}O)}{c(C{O}_{2})×{c}^{2}(N{H}_{3})}$.
(3)实验室模拟用CO和H2反应来制甲醇:CO(g)+2H2(g)?CH3OH(g)△H<0.在250℃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min没有改变条件)
2min4min6min8min
CO0.070.060.060.05
H2x0.120.120.2
CH3OH0.030.040.040.05
①x=0.14.
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frac{0.04}{0.06×0.1{2}^{2}}$mol-2.L2(不必化简).
③若6min~8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加入1mol氢气.
④第8min时,该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不是.(填“是”或“不是”)
⑤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Ⅰ.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Ⅱ.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CaF2)=1.5×10-10
②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1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4×10-4
(2)25℃时,将20mL 0.10mol•L-1CH3COOH溶液和20mL 0.10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填“>”、“<”或“=”)
(3)4.0×10-3mol•L-1HF溶液与4.0×10-4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有(填“有”或“无”)沉淀产生.
(4)已知CH3COONH4溶液为中性,又知CH3COOH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HCO3溶液的pH>7(填“>”、“<”或“=”);
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四种盐溶液:
A.NH4ClB.NH4SCNC.CH3COONH4          D.NH4HCO3
按(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BCD(填序号).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DCA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