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

A. 易液化 B. 比空气轻 C. 极易溶于水 D. 能跟水反应

【答案】C

【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从而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所以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之间的互相作用,形成压强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当向装满氨气的烧瓶中滴入少量水,由于大量的氨气溶解,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60.01 mol·L1的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浓氨水  B.纯水  C.少量浓硫酸  D.少量NaOH固体 E.少量Al2(SO4)3固体

①能使c(OH)减少、c()增大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②能使c(OH)增大、c()减少的是____

③能使c(OH)c()都增大的是____

④能使c(OH)c()都减少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铝不能与水反应,它不是氢氧化铝对应的氧化物

B. 因为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 氧化铝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

D. 氧化铝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3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4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 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1.0(大于”“小于等于”)

5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移动(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61 200 ℃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 4C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 3.36L,Cl2全部被还原,最终测得溶液中c(Br)是c(Cl )的一半,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
A.0.75
B.1.5
C.2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防护对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 nm,介于溶液和胶体粒子之间

B.制作防护服和口罩的无纺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二氧化氯泡腾片可用于水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v()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和④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实验④
(4)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