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研究铁盐与亚硫酸盐之间的反应,某研究小组利用孔穴板进行了实验探究:

小组记最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开始时

5min

3天后

实验I

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比IIIII中略浅

与开始混合时一致

溶液呈黄色,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实验II

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

红褐色明显变浅

溶液呈黄绿色

实验III

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

红褐色变浅,比II中深

溶液呈黄色

(1)测得实验所用0.4mol/LFeCl3溶液及Fe(NO3)3溶液pH均约为1.0。两溶液均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开始混合时,实验I中红褐色比IIIII中略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5min后实验IIIII中溶液红褐色变浅的原因,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IV;分别取少量 5min后实验IIIIII中溶液,加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发现实验IIIII中出现蓝色沉淀,实验I中无明显变化。试用方程式解释溶液中出现Fe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5min后实验III中溶液颜色比实验II中深,小组同学认为可能存在三种因素:

Cl-可以加快Fe3+S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NO3-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3-在酸性环境下代替Fe3+氧化了SO32-,同时消耗H+,使Fe3+水解出的Fe(OH)3较多。

通过实验V和实验VI进行因素探究:

实验操作(己知Na+对实验无影响)

5min后的现象

实验V

2mLpH=1.00.4mol/L Fe(NO3)3溶液中溶解 固体,再加入20.4mol/L Na2SO3溶液

溶液的红褐色介于IIIII之间

实验VI

2mLpH=1.0的稀硝酸中溶解约0.19gNaNO3固体,再加 20.4mol/LNa2SO3溶液。向其中滴入少量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因素①和因素②均成立,因素③不明显。请将上述方案填写完整。

(5)通过上述时间,以下结果或推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Fe3+SO32-同时发生水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且水解反应的速率快,等待足够长时间后,将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b.浓度为1.2mol/L的稀硝酸在5min内不能将Fe2+氧化

c.pH大于1的稀硝酸中加入少量Ba(NO3)2,使其完全溶解,可用来检验实验1的上层淸液中是否存在SO42-

【答案】Fe3++3H2OFe(OH)3+3H+ Fe3+起始浓度小,水解出的Fe(OH)3 2Fe3++SO32-+H2O=2Fe2++SO42-+2H+ 减慢Fe3+S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0.14gNaCl 无明显现象 c

【解析】

(1)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结合物质中水解的原理来回答;

(2)红褐色为氢氧化铁的颜色,开始混合时,实验I中红褐色比Ⅱ、Ⅲ中略浅,说明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比较少,根据水解的程度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3)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是检测Fe2+的,分别取少量5min后实验Ⅰ、Ⅱ、Ⅲ中溶液,加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发现实验Ⅱ、Ⅲ中出现蓝色沉淀,实验I中无明显变化,实验I中氯化铁含量少,生成的亚铁离子较少,实验Ⅱ、Ⅲ中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减少铁离子浓度的同时降低了pH,使水解出的氢氧化铁变少;

(4)5min后实验Ⅲ中溶液颜色比实验Ⅱ中深,可能是氯离子的影响,也可能是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实验Ⅱ、Ⅲ中,不同的是阴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因素①和因素②均成立,因素③不明显,可向硝酸铁溶液中加入氯离子,进行对照实验,可加入氯化钠进行对照,需加入的氯化钠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铁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解答;

(5)根据五组实验的现象分析,a.对比实验Ⅱ、Ⅲ5min后的现象分析;b.对照实验IIIII5min内稀硝酸能氧化亚铁离子;c.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硫酸钡不溶于酸。

(1)FeCl3Fe(NO3)3都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2)实验Ⅰ中0.4mol/L FeCl3溶液2滴,实验Ⅱ、Ⅲ中0.4mol/L FeCl3溶液2mL,实验I相对于实验Ⅱ、Ⅲ,Fe3+起始浓度小,虽然越稀越水解,但水解的铁离子数目不及实验Ⅱ、Ⅲ,且水解的速率不及实验Ⅱ、Ⅲ,水解出的Fe(OH)3少,所以开始混合时,实验I中红褐色比Ⅱ、Ⅲ中略浅;

(3)实验Ⅰ中0.4mol/L FeCl3溶液2滴,实验Ⅱ、Ⅲ中0.4mol/L FeCl3溶液2mL,分别取少量5min后实验Ⅰ、Ⅱ、Ⅲ中溶液,加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因实验I中氯化铁含量少,生成的亚铁离子较少,而实验Ⅱ、Ⅲ中2Fe3++SO32-+H2O═2Fe2++2H++SO42-,生成较多的亚铁离子,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加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发现实验Ⅱ、Ⅲ中出现蓝色沉淀;

(4)实验Ⅱ、Ⅲ中,不同是阴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针对5min后实验Ⅲ中溶液颜色比实验Ⅱ中深,可能是硝酸根离子的影响,或氯离子的影响,可能存在三种因素:①Cl-可以加快Fe3+SO32-的氧化还原反应;②NO3-可以减慢Fe3+SO32-的氧化还原反应;③NO3-在酸性环境下代替Fe3+氧化了SO32-,同时消耗H+,使Fe3+水解出的Fe(OH)3较多。因素①和因素②均成立,因素③不明显,可向硝酸铁溶液中加入氯离子,进行对照实验,0.4mol/L FeCl3溶液2mL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L×2mL×3=2.4×10-3mol,需氯化钠的质量为2.4×10-3mol×58.5g/mol≈0.14g

(5)a.对比实验Ⅱ、Ⅲ5min后的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说明铁离子水解,实验Ⅲ比实验Ⅱ红褐色深,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故a错误;

b.对照实验Ⅱ、Ⅲ,实验Ⅲ现象红褐色变浅,比II中深,说明稀硝酸在5min内能将Fe2+氧化,故b错误;

c.向pH大于1的稀硝酸中加入少量Ba(NO3)2,使其完全溶解,可用来检验实验I的上层清液中是否存在SO42-,若有该离子,则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产生,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钴酸锂电池的普及使用,从废旧的钴酸锂电池中提取锂、钴等金属材料意义重大。如图是废旧钻酸锂(LiCoO2)(含少量铁、铝、铜等元素的化合物)回收工艺流程:

1拆解前需进入放电处理的目的是__;用食盐水浸泡是放电的常用方法,浸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有__

2)上述流程中将CoO2-转化为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滤液1中加入Na2SO3的主要目的是__;加入NaClO3的主要目的是__

4沉钴过程中,(NH4)2C2O4的加入量(a)、沉淀反应的温度(b)与钴的沉淀率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沉钴时应控制n(C2O42-)n(Co2+)比为__,温度控制在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已知:3NaClO2NaClNaClO3)

(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________(酸式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

W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W2Z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W3分子中的键角为120°

B.W2Z的稳定性大于YW3

C.物质甲分子中存在6σ

D.Y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CuCl

B.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Cu2+>S

C.在转化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FeCl2

D.反应中当有34g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实验手段。下图是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氯水过程中得到的图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马日夫盐[Mn(H2PO4)2·H2O]主要用作磷化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及少量的FeOAl2O3SiO2)为原料制备马日夫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按照无机物命名规律,马日夫盐[Mn(H2PO4)2·2H2O]的化学名称为______。在反应中,Mn2+若再失去一个电子比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从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

(2)“浸锰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渣X主要成分为_________。检验沉锰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步骤五产生马日夫盐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Fe3+的萃取率与溶液的pH和接触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据此分析,萃取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

(4)马日夫盐作防锈磷化剂的原因是利用其较强的酸性以及在防锈处理过程中生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FeHPO4,马日夫盐显酸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用语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发生2A(g)B(g)+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0~50 s的平均速率v(C)=1.6×10-3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 molL-1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09 molL-1,则该反应的H<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共价键的夹角均为120°

D.分子中共价键数为8,其中有一个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