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根据图1回答:
(1)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
硝酸
硝酸
,B
碳酸钙
碳酸钙

C
硅酸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

(2)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
CaCO3+2H+=Ca2++CO2+H2O

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根据图2回答: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
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B处的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I-+Cl2?I2+2Cl-
2I-+Cl2?I2+2Cl-
分析:根据图1,可知,应该运用弱酸制强酸或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实验原理,即用硝酸制取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制硅酸;
根据图2,可知,应该运用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非金属元素的强弱.
解答:解:(1)要比较碳和硅两种元素的非金属强弱,可以通过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即可用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因此可考虑把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看是否有硅酸沉淀生成.观察图1,B为颗粒状固体,则可判断B为CaCO3,应用硝酸(不用硫酸,因为硫酸无法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制取CO2.则A是硝酸,B是碳酸钙,C是硅酸钠溶液.故答案为:硝酸;碳酸钙;硅酸钠溶液;
(2)烧瓶中应是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要写分子式,硝酸是强酸,要写成离子,因此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烧杯中应是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硅酸钠易溶于水可写成离子,CO2是其他,要保留分子式,因此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是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3)由图2,根据题意,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氯气,然后氯气经过B处会与KI反应生成I2,由此可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 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故答案为: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氯气在B处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单质与淀粉作用会变成蓝色,即B处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B处氯气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KI═2Cl-+I2,其离子方程式是:2I-+Cl2?I2+2Cl-.故答案为:2I-+Cl2?I2+2Cl-
点评:本题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与实验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了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50mL KMnO4 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填序号)
②⑤
②⑤

(2)其中确定50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填名称)
容量瓶
容量瓶

(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mol/L KMnO4 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mL 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跟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
4
+5H2C2O4+6H+═2Mnx++10CO2↑+8H2O
则方程式中的x=
2
2

(5)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1.2
1.2
m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对一种废旧合金的各成分(含有Cu、Fe、Si 三种成分)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的工业流程,通过该流程将各成分转化为常用的单质及化合物.
精英家教网
已知:298K时,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1.9×10-13,根据上面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Ⅰ、Ⅱ、Ⅲ指的是
 

(2)加入过量FeCl3溶液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过量的还原剂应是
 

(4)①向溶液b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用X mol/L KMnO4溶液处理溶液b,当恰好将溶液中的阳离子完全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Y mL,则最后所得红棕色固体C的质量为
 
g(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5)常温下,若溶液c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浓度相等,向溶液c中逐滴加入KOH溶液,则三种金属阳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填金属阳离子)
(6)最后一步电解若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析出固体B的质量为Z g,同时测得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则标况下阳极生成的最后一种气体体积为
 
L(用含Z的代数式表示);该电极的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制备FeCl3固体.
精英家教网
(1)连接好装置后,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3)实验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选填“A”或“D”).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现象是
 
.写出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图1装置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装置A中,b 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2)实验开始时,先让氯气和水蒸气充满装有炭粉的装置C,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装置C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将装置B接入装置A和C之间,正确的连接顺序是:c→
 
 
→f
(4)实验结束后,将装置B试管中的氯水倒入已检查完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2),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D装置的作用
 
;若装置A中产生的氯气恰好能与100mL 4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此时A中Pt电极(阴极)增加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精英家教网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盛装海带的实验仪器是
 

A.烧杯  B.坩埚    C.试管   D.烧瓶   E.蒸发皿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步骤④的目的是:
 

(4)步骤⑤中,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有两条.酒精只符合其中的一条,不能选择用酒精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5)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