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厦门二模)(1)元素M是短周期元素,其常量存在于海水中,单质被誉为“国防金属”.
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以M、Al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4OH--3e-=[Al(OH)4]-
Al+4OH--3e-=[Al(OH)4]-

(2)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温度,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①使用水进行淬火,若生成磁性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②验证铁用水淬火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3价的铁,可选用的试剂为
BC
BC
 (填序号)
A.H2O2溶液B.铜粉C.稀硫酸D.KMnO4溶液
(3)高铁酸钾在水中的反应为4Fe
 
2-
4
+10H2O?4Fe(OH)3+8OH-+3O2
①图1是25℃时K2FeO4在不同pH溶液中浓度的变化情况.pH=4.74时,反应从开 始到80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FeO
 
2-
4
)=
6.9×10-7mol/L?min
6.9×10-7mol/L?min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图1在800min后,三种溶液中K2FeO4的浓度均不再改变.观察图1判断随着pH 变大,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图2在240min后,四种溶液中K2FeO4的浓度均不再改变,则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
0(填“>”、“<”、“=”).
分析:(1)①元素M是短周期元素,其常量存在于海水中,单质被誉为“国防金属”,推断为镁;
②以Mg、Al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负极为Al;
(2)①水进行淬火是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②验证铁用水淬火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3价的铁,试剂需要用酸溶解固体,且不能把铁氧化,加入铜发生反应产生溶解现象;
(3)①分析图象计算离子的变化浓度,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得到;
②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溶液酸碱性,离子浓度变化;
③图象分析可知温度升高,反应的FeO42-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解答:解:(1)①元素M是短周期元素,其常量存在于海水中,单质被誉为“国防金属”,推断为镁,镁原子为12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②以Mg、Al为电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H)4]-,故答案为:Al+4OH--3e-=[Al(OH)4]-
(2)①使用水进行淬火,若生成磁性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故答案为: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②验证铁用水淬火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3价的铁,试剂需要用酸溶解固体,且不能把铁氧化,加入铜发生反应产生溶解;
A.H2O2溶液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故A不符合;
B.铜粉和铁离子反应,铜粉溶解,故B符合;
C.稀硫酸溶解固体形成溶液,故C符合;
D.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干扰检验,故D不符合;
故选BC;
 (3)①图象分析可知pH=4.74时,反应从开 始到800min,消耗FeO42-离子浓度为1.0mol/L-0,45mol/L=0.55mol/L,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FeO42-)=×
0.55×10-3mol/L
800min
=6.9×10-7mol/L?min,故答案为:6.9×10-7mol/L?min;
②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溶液酸碱性,离子浓度变化,随着pH 变大,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③图2在240min后,四种溶液中K2FeO4的浓度均不再改变,依据图象分析可知随温度升高消耗FeO42-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故反应 是吸热反应,△H>0,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判断,电极反应书写方法,图象分析应用,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厦门二模)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取代反应且无同分异构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厦门二模)在反应“X+H2O
一定条件
化合物Y+化合物Z”中,X可能是(  )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盐 ④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厦门二模)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常温下,Al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W 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厦门二模)下列实验中,方案Ⅰ和方案Ⅱ均可行,且方案Ⅱ更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Ⅰ  方案Ⅱ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  蒸馏
B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分别加热两溶液
C  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滴入Ba(OH)2溶液  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  比较氯元素、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分别加热氯化氢、碘化氢,比较热稳定性 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厦门二模)电浮选凝聚法处理酸性污水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