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应产物出现不同,如Na和O2反应的产物由条件控制,Zn与H2SO4反应由硫酸浓度控制,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盐由相对量控制.下列反应也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是
BC
BC

A.Fe+HCl     B.Cu+HNO3 C.H2S+O2
(2)Fe和稀HNO3反应的产物也是由相对量来控制,已知过量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反应,当Cl2过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a.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
FeCl3和FeCl2
FeCl3和FeCl2

b.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溶液变血红色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
FeCl2
FeCl2
c.结论:
氯气与铁反应只生成FeCl3
氯气与铁反应只生成FeCl3

(3)已知Fe(NO32溶液为浅绿色,往Fe(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溶液变黄色
溶液变黄色
,该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NO3-+4H+=3Fe3++NO↑+2H2O
3Fe2++NO3-+4H+=3Fe3++NO↑+2H2O

(4)取100mL 0.2mol/L的FeCl3溶液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混合物,充分    反应后仍有固体剩余,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
A
(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水解因素).
A.烧杯中有Fe无Cu,c(Fe2+)=0.2mol/L
B.烧杯中有Cu无Fe,c(Fe2+)=0.3mol/L
C.烧杯中有Cu无Fe,c(Cl-)=0.6mol/L
D.烧杯中Fe、Cu均有,c(Fe2+)=0.3mol/L.
分析:(1)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浓度不同产物不同分析反应产物;
(2)a、根据类比法,结合铁和硝酸反应的产物,产物可能为FeCl2、FeCl3或二者的混合物;
b、固体物质中有FeCl3,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应变红,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变含还原性物质;
c、依据实验现象得到结论是氯气和铁反应制生成氯化铁;
(3)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A、铁还原性大于铜,铁有剩余,一定有铜剩余;溶液中铁离子一定不存在;
B、有铜无铁,说明铁全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可能为反应或部分反应,溶液中铁离子不存在;
C、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D、溶液中铁铜都有,说明铁离子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解:(1)A.Fe+HCl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不符合;
B.Cu+HNO3反应,硝酸浓度不同生成产物不同,故B符合;
C.H2S+O2反应氧气量不同产物不同,氧气足量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氧气不足生成硫单质和水,故C符合;
故答案为:BC;
(2)a、根据类比法,结合铁和硝酸反应的产物,产物可能为FeCl2、FeCl3或FeCl3和FeCl2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FeCl3和FeCl2
b、固体物质中有FeCl3,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应变红,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变含还原性物质,即不含FeCl2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色;FeCl2
c、依据实验现象和分析得到,氯气和铁反应制生成氯化铁,故答案为:氯气与铁反应只生成FeCl3
(3)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故答案为:由浅绿色变为黄色;3Fe2++NO3-+4H+═3Fe3++NO↑+2H2O;
(4)A、铁还原性大于铜,铁有剩余,一定有铜剩余;溶液中铁离子一定不存在;2Fe3++Fe=3Fe2+;依据铁离子物质的量0.02mol生成亚铁离子0.03mol,亚铁离子浓度c(Fe2+)=0.3mol/L,故A错误;
B、有铜无铁,说明铁全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可能为反应或部分反应,溶液中铁离子不存在;依据A计算亚铁离子浓度c(Fe2+)=0.3mol/L,故B正确;
C、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变;.烧杯中有Cu无Fe,说明铁全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可能为反应或部分反应,溶液中铁离子不存在,溶液中c(Cl-)=0.6mol/L,故C正确;
D、溶液中铁铜都有,说明铁离子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烧杯中Fe、Cu均有,说明铁离子全部反应,依据A计算得到c(Fe2+)=0.3mol/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类推方法的应用,反应产物实验设计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判断,实验方案的设计,铁、铜、氯化铁溶液共存问题的分析判断离子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静安区二模)白铁即镀锌铁皮,某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测定锌镀层的厚度,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是,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差量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由查得的锌密度算出锌层的体积,最后由体积除以镀锌铁皮面积算得锌层厚度.
(1)配制1mol/L的盐酸100mL,需取用36.5%(ρ=1.181g/cm3)的盐酸
8.5
8.5
mL;配制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将相同大小相同厚度的普通锌片和镀锌铁皮放入两只试管,各加入同量1mol/L的盐酸,观察镀锌铁皮比普通锌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镀锌铁皮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镀锌铁皮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在翻动横放在烧杯中镀锌铁皮时,发现溶液上方的锌层变薄的速率比下方的锌层快得多,其原因可能是
下方的气泡阻止了酸液与锌层的接触
下方的气泡阻止了酸液与锌层的接触

(3)判断镀锌铁皮表面锌恰好反应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下降
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下降

Ⅱ.乙同学的意见及方案.
(1)意见:因为难以避免铁也会反应,所以甲同学测出锌的厚度会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2)方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Zn(OH)2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③的操作是
过滤、洗涤
过滤、洗涤
;若使用的镀锌铁片的质量为28.156g,最后称得灼烧后固体的质量为40.000g,镀锌铁片的长5.10cm,宽5.00cm,锌的密度ρ=7.14g/cm3,则锌镀层的厚度为
4.30×10-4
4.30×10-4
cm.
Ⅲ.丙同学查得Fe(OH)2、Zn(OH)2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6.5和5.6,认为也可用容量法(即滴定法)检测且准确度更高.该方法的要点是:准确称取m g白铁,加入过量c mol/L的盐酸bml,再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为了防止生成沉淀,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c
c
(选填序号).
a.酚酞      b.石蕊     c.甲基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用黄铁矿(FeS2)、氯酸钠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备ClO2气体,再用水吸收该气体可得ClO2溶液.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若温度不当,副反应增加,影响生成
ClO2气体的纯度,且会影响ClO2的吸收率,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反应时需要控制的适宜温度是
30℃
30℃
℃,要达到此要求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

(2)已知:黄铁矿中的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被ClO
 
-
3
氧化成SO
 
2-
4
,请写出制备二氧化氯(ClO2)的离子方程式:
15ClO3-+FeS2+14H+═15ClO2+Fe3++7H2O+2SO42-
15ClO3-+FeS2+14H+═15ClO2+Fe3++7H2O+2SO42-

(3)该校化学学习小组拟以“m(ClO2)/m(NaClO3)”作为衡量ClO2产率的指标.若取NaClO3样品6.0g,通过反应和吸收获得400mL ClO2溶液,取此溶液20mL与37.00mL 0.500mol?L-1 (NH42Fe(SO4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量的Fe2+再用0.050 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20.00mL.反应原理为:
4H++ClO2+5Fe2+═Cl-+5Fe3++2H2O
14H++Cr2O
 
2-
7
+6Fe2+═2Cr3++6Fe3++7H2O
试计算ClO2的“产率”(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药物生产、高分子合成等工业,草酸晶体受热到100℃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草酸。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以甘蔗渣为原料用水解—氧化—水解循环进行制取草酸。

请跟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示①②的氧化—水解过程是在上图1的装置中进行的,指出装置A的名称        

⑵图示①②的氧化—水解过程中,在硝酸用量、反应的时间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反应温度以考察反应温度对草酸收率的影响,结果如上图2所示,请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为        ,为了达到图2所示的温度,选择图1的水浴加热,其优点是                          

⑶在图示③④中的操作涉及到抽滤,洗涤、干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快速冷却草酸溶液,可以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便于抽滤

B.在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C.为了检验洗涤是否完全,应拔下吸滤瓶与安全瓶之间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相关实验。

D.为了得到干燥的晶体,可以选择在坩埚中直接加热,并在干燥器中冷却。

⑷要测定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纯度,称取7.200g制备的草酸晶体溶于适量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①取25.00mL草酸溶液的仪器是                        

②在草酸纯度测定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润洗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满所需的酸或碱液,使滴定管内壁充分润洗

B.移液管取草酸溶液时,需将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会使实验误差偏低

C.滴定时,左手轻轻向内扣住活塞,手心空握以免碰到活塞使其松动漏出溶液

D.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会使实验误差偏高

③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④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共20.00mL,则草酸晶体的纯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应产物出现不同,如Na和O2反应的产物由条件控制,Zn与H2SO4反应由硫酸浓度控制,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盐由相对量控制.下列反应也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是______.
A.Fe+HCl     B.Cu+HNO3 C.H2S+O2
(2)Fe和稀HNO3反应的产物也是由相对量来控制,已知过量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反应,当Cl2过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a.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______.
b.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______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A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
c.结论:______.
(3)已知Fe(NO32溶液为浅绿色,往Fe(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有何变化______,该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取100mL 0.2mol/L的FeCl3溶液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混合物,充分    反应后仍有固体剩余,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水解因素).
A.烧杯中有Fe无Cu,c(Fe2+)=0.2mol/L
B.烧杯中有Cu无Fe,c(Fe2+)=0.3mol/L
C.烧杯中有Cu无Fe,c(Cl-)=0.6mol/L
D.烧杯中Fe、Cu均有,c(Fe2+)=0.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