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室制取下列物质时,不需要加热的是(  )
A.B.C.C2H4D.C2H2

分析 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备溴苯、乙炔,制备硝基苯、乙烯,需要加热条件下进行,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备溴苯,故A选;
B.实验室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制备硝基苯,故B不选;
C.实验室在乙醇和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制备乙烯,故C不选;
D.碳化钙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乙炔,故D选.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条件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为测定某NaHCO3样品的纯度(杂质为NaCl),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2.000g样品,配成200mL待测液,配制待测液所需定量仪器有分析天平、200ml容量瓶;
(2)在锥形瓶中放入20.00mL待测液,滴加2滴甲基橙,摇匀.用0.10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发生变化,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3)重复滴定实验1~2次,计算平均消耗盐酸22.60mL.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测定结果更准确.
(4)所配待测液中NaHCO3的浓度为0.1130mol/L;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94.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铵盐、尿素等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
N2(g)+3H2(g)?2NH3(g)△H=一92.4KJ•mol-1
(1)已知H2(g)的燃烧热为285KJ/mol,写出NH3(g)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无毒、无害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
(2)25℃时,将a mol (NH42SO4溶于水,向该溶液中滴加V L稀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逆向(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a}{100V}$mol•L-1.(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
(3)工业上常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CO(NH22]:
CO2(g)+2NH3(g)?CO(NH22(l)+H2O(g)△H<0,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CO2和0.40molNH3.反应中CO2( 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307080100
n(CO2)/mol0.100.0600.0400.0400.040
①20min时,υ正(CO2 )>80min时.υ逆(H2O)(填“>”、“=”或“<”).在t℃时,该反应额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H}_{2}O)}{c(C{O}_{2}){c}^{2}(N{H}_{3})}$;
②在100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050mo1CO2和0.20mol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将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76.53(保留二位小数).
④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绘制出在t℃下NH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t+10)℃下正确的图象可能是B(填图甲中的“A”或“B”).
⑤图乙所示装置(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可用于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该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6e-+8OH-=CO32-+N2↑+6H2O,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则消耗的尿素为15g(忽略气体的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B2═2B-+A2;2C-+A2═2A-+C2;2B-+D2═2D-+B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A->B->C->D-
C.2A-+D2═2D-+A2反应不可以进行D.2C-+B2═2B-+C2反应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或“<”填写.
①金属性:Na<K,Mg>Al.
②非金属性:F>Cl,O<S.
③碱性:Mg(OH)2<NaOH,LiOH<KOH.
④酸性:H2SO4<HClO4,H2CO3>H2SiO3
⑤热稳定性:SiH4<HCl,H2O>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下列对古文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古文      解释
A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可以用铁来冶炼铜
C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学习小组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
实验A实验B
操作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膜),吸入15mL饱和NaHCO3溶液.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膜),吸入15mL蒸馏水.
现象有气体产生,20min后注射器内壁和底部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缓慢产生气体
(1)实验B的目的是与实验A做对照,排除水的干扰
(2)用化学用语表示NaHCO3溶于水所发生的所有变化NaHCO3=Na++HCO3-、HCO3-?H++CO32-,HCO3-+H2O?H2CO3+OH-
(3)写出Mg与H2O反应方程式Mg+2H2O=Mg(OH)2+H2
实验二:

(4)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实验A和B产生的气体中必然有H2(填分子式)
实验三:
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l2溶液,A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5)实验三说明Mg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了CO32-(填离子符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离子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加入镁与H+反应,使c(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CO32-
实验四:
对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Ⅰ.Mg(OH)2 Ⅱ.MgCO3Ⅲ.碱式碳酸镁
将A中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取0.1mol加入1mol/L盐酸800m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6.72L.
(6)填写上述假设.Mg(OH)2、MgCO3(填两个既得分)
(7)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Mg(OH)2 •3MgCO3
(8)综上所述,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产物有Na2CO3、H2、CO2、Mg(OH)2•3MgCO3.(填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浓中大量共存的是(  )
A.pH=l的溶液:Ba2+、Al3+、Cl-、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I-
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
D.含有0.1mol/LFe(NO32的溶液:H+、Mg2+、SCN-、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 CCl4振荡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于Br-
B向盐酸中滴入少量NaAlO2溶液无明显现象AlO2-与H+未发生反应
C向某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罝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 明显变化原溶液中无NH4+
D常温下,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的pH 比后者的大元素非金属性:S>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