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CH4(g) = C(s)+2H2(g) △H1 = + 75.0 kJ·mol-1

② CO2(g)+H2(g) = CO(g)+H2O(g) △H2 = + 41.0 kJ·mol-1

③ CO(g)+H2(g) = C(s)+H2O(g) △H3 = -131.0 kJ·mol-1

A. 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①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 反应CO2(g)+CH4(g)=2CO (g)+2H2 (g)的ΔH4 = +247kJ·mol–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化合物均是芳香烃

B. 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均能与溴水反应

C. 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D. 两种化合物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固体不溶于水

B. 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均可发生水解

C.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D. 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可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1)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NH3(aq)+HClO(aq)= NH2Cl(aq)+H2O(l)△H1= akJ•mol﹣1

反应②:NH2Cl(aq)+HClO(aq)= NHCl2(aq)+H2O(I)△H2= bkJ•mol﹣1

反应③:2NHCl2(aq)+H2O(l)= N2(g)+HClO(aq)+3HCl(aq)△H3= ckJ•mol﹣1

① 2NH3(aq)+3HClO(aq)= N2(g)+3H2O(I)+3HCl(aq)的△H=______。

② 溶液pH对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pH较低时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 用电化学法也可以去除废水中氨氮.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铵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发现氨氮去除效率极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b为电极__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① 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 为催化剂,可以将CO2 和CH4 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PH=3的HA和HB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至100倍,pH(HA)>pH(HB)

酸性:HA<HB

B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C

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氧化性:Cl2>Br2

D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NH3、SO2等

C. 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 苯酚具有强氧化性,可加入药皂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校实验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 石墨的电极反应:

B. 此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 电子由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

D. 电池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填空:

(1)0. 5 mol NH3分子中所含氮原子数为__________个;

(2)1.2g RSO4中含0.01 mol R2+,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3)0.1 mol·L-1的 Cu(NO3)2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4)新制氯水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

(5)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加水至刻度处,会引起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6)实验室制备氯气时,收集氯气常采用__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 Fe2(SO4)3 B. KNO3 C. FeSO4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