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当NH4C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时,其pH>5.1。现用0.1mol/L的盐酸滴定10mL0.05mol/L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铝及铝合金经过阳极氧化,铝表面能生成几十微米厚的氧化铝膜。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法对铝片表面进行氧化处理,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电解40min后取出铝片,用水冲洗,放在水蒸气中封闭处理20~30min,即可得到更加致密的氧化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导线→铝极,铅极→导线→电源正极

B.在电解过程中,H+向铝片移动,SO42-向铅片移动

C.电解过程阳极周围溶液的pH下降

D.电解的总反应为2Al+6H+==2Al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20℃、101.3kPa,甲烷(CH4)和过量的O2的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燃(CH4+2O2=CO2+2H2O)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测得反应后气体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5倍,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A.2:1 B.1:2 C.1:7 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盆烯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碳、氢原子均已略去).关于盆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烯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B.盆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盆烯是苯(C6H6)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D.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CH3OH(g) + H2O(g)CO2(g) + 3H2(g) H(298K)=+ 49.4 kJ/mol。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19.76 kJ。则

①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 倍。

②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v正(CH3OH)=v正(C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月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1 mol 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 xC(g)+D(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滴入无色酚酞变红,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He、Ne、Ar除外)。

(1)写出X的元素符号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

(3)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4)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元素的过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 ΔH>0 (吸热),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某一反应条件,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计算。

①增加C,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若起始时将2 mol CO充入容器发生反应,2S后测得CO2为0.6 mol,则2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