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小组同学探究在实验室中检验的干扰因素。

(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时先用过量盐酸将溶液酸化,其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Ag+等离子可能造成的干扰。

(2)为了验证盐酸能否排除的干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中部分信息如下图),稀释,配制成 5 mol/L 的稀盐酸。

Ⅱ.甲同学取 0.3 g 未变质的 Na2SO3 固体,向其中加入上述 5mol/L 稀盐酸至过量,产生大量气泡。充分振荡后滴加 4 BaCl2 溶液,迅速产生白色浑浊,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②盐酸中含有 Fe3+,实验证实含有 Fe3+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由 Fe3+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

(3)乙同学提出,检验时能否用硝酸酸化来排除的干扰,丙同学认为不可行,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实验:称取 5 0.3 g 未变质的Na2SO3 固体,分别向其中加入 10 mL 不同浓度的硝酸, 振荡;再滴加 4 BaCl2 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硝酸浓度(mol/L)

滴加氯化钡溶液之前现象

滴加氯化钡溶液之后现象

15.0(浓硝酸)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黄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7.5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淡黄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4.8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

开始无现象,约 60 min 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2.0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

开始无现象,约 70 min 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0.5

产生少量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无色

开始无现象,约 120 min 后溶液开始变浑浊

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Cl-的存在也会对 的检验产生干扰。在 Cl-催化作用下,稀硝酸可将氧化为 。为证明上述观点,设计如下实验,请将实验ⅱ的操作补充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0.3 g Na2SO3 0.3 g NaCl 固体混合,加入 10 mL 2.0mol/L 的稀硝酸,振荡后,再滴加 4 BaCl2 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

放置两小时后溶液未变浑浊。

【答案】 盐酸中残留有游离氯(氯气)将氧化成 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2Fe3+++H2O=+2Fe2++2H+ Ba2++=BaSO4 3 + 2+ 2H+3 + 2NO↑+ H2O + 2 + 2H++ 2NO2↑+ H2O 实验室检验时,用 0.5~4.8 mol/L 的硝酸酸化,能排除 的干扰 0.3 g Na2SO3 固体中加入 10 mL 2.0 mol/L 的稀硝酸,振荡后,再滴加 4 Ba(NO3)2溶液

【解析】

检验时,通常加入Ba2+,但同时需防止某些离子的直接干扰,如等;还需防止某些离子的间接干扰,如Fe3+等,那么HNO3不管浓度如何,是否都能将氧化为,看似不相干的Cl-是否也会影响的检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得出结论。

(1)检验时,常加入Ba2+,而溶液中既能与Ba2+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会干扰的检验,所以先用过量盐酸将溶液酸化,其目的是排除Ag+等离子可能造成的干扰。答案为:

(2) 甲同学取 0.3 g 未变质的 Na2SO3 固体,向其中加入上述 5mol/L 稀盐酸至过量,产生大量气泡。充分振荡后滴加 4 BaCl2 溶液,迅速产生白色浑浊。

从标签信息中可以看出,浓盐酸中含有Cl2Fe3+,它们都具有氧化性。所以可能原因是:

①盐酸中残留有游离氯(氯气)将氧化成

②盐酸中含有 Fe3+,可用KSCN溶液证实,从而得出证实含有 Fe3+的方案是: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由 Fe3+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2Fe3+++H2O=+2Fe2++2H+ Ba2++=BaSO4。答案为:盐酸中残留有游离氯(氯气)将氧化成;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2Fe3+++H2O=+2Fe2++2H+ Ba2++=BaSO4

(3)乙同学提出,检验时能否用硝酸酸化来排除的干扰,丙同学认为硝酸能将氧化,所以不可行,理由是3 + 2+ 2H+3 + 2NO↑+ H2O + 2 + 2H++ 2NO2↑+ H2O;继续实验:从表中数据及现象可以看出,当硝酸的浓度大于4.8mol/L时,能将迅速氧化,当硝酸的浓度小于4.8mol/L时,很难将氧化,依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实验室检验时,用 0.5~4.8 mol/L 的硝酸酸化,能排除 的干扰。答案为:3 + 2+ 2H+3 + 2NO↑+ H2O + 2 + 2H++ 2NO2↑+ H2O;实验室检验时,用 0.5~4.8 mol/L 的硝酸酸化,能排除 的干扰;

(4)丙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Cl-的存在也会对 的检验产生干扰。在 Cl-催化作用下,稀硝酸可将氧化为。为证明上述观点,可设计两个对比实验,一个含有Cl-,一个不含有Cl-,从而得出实验的操作为:向 0.3 g Na2SO3 固体中加入 10 mL 2.0 mol/L 的稀硝酸,振荡后,再滴加 4 Ba(NO3)2溶液。答案为:向 0.3 g Na2SO3 固体中加入 10 mL 2.0 mol/L 的稀硝酸,振荡后,再滴加 4 Ba(NO3)2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测定中和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装置看(量筒未画出),图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的仪器

B.做完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2

C.烧杯间的碎纸屑的作用是固定烧杯的位置

D.由于实验过程中有热量的散失,所以测得的中和热△H比理论值要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CH2=C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结构的化合物与CH2=CH2一样,可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聚合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电器包装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聚合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请配平下列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和钴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哪些物质是还原剂、哪些物质是氧化剂,并计算生成1 mol各种金属分别需要纯铝的质量。

V2O5+Al——Al2O3+V Co3O4+Al——Al2O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是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CO2 用于生产燃料甲醇,既能缓解温室效应,也为甲醇的合成寻找了新渠道。

(1)甲醇的合成: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g)+3H2(g) CH3OH(g)+H2O(g) H ;在催化剂作用下,测得甲醇的产率与反应温度、压强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可知,△H______0( ”“”“”),甲醇产率随着压强变化呈现图示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

(2)甲醇的应用:丙炔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溶于水,常温呈液态,沸点为 103~105 ℃。实验室可用甲醇和另一有机原料 M 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在反应瓶中,加入 13 g 原料 M50 mL 甲醇和 2 mL 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 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

步骤 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 NaCl 溶液、 5%Na2CO3 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 4:有机相经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蒸馏, 得丙炔酸甲酯。

①步骤 1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步骤 1 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步骤 3 Na2CO3 溶液洗涤主要去除的物质是______。该步骤中不用等量等浓度的NaOH 溶液代替Na2CO3 溶液洗涤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P2O5NaOH溶液

B.装置③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装置④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HNO3生成

D.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O2

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_____

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2①写出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_____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______。(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始温度为t,向三个密闭的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如下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ΔH=-116kJ·mol1,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容器类型

初始体积

初始压强/Pa

反应物投入量/mol

平衡时Cl2的物质的量/mol

HCl

O2

Cl2

H2O

I

恒温恒容

1L

4

1

0

0

1

II

绝热恒容

1L

p2

0

0

2

2

a

III

恒温恒压

2L

p3

8

2

0

0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4HCl(g)O2(g)2Cl2(g)2H2O(l)ΔH>116 kJ·mol1

B.a1, b2

C.p21.6×105Pap34×105Pa

D.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5 mol HCl0.5 mol O20.5 mol Cl20.5 mol H2O,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 室温下,1 L pH=13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