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化合物:干冰,明矾,烧碱,

B.同素异形体:C60,石墨,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混合物: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有一种白色粉末,含有下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中的几种,阴离子:S2-、NO3-、SO42-、CO32-、MnO4-,阳离子:Na+、Al3+、Ba2+、Fe3+、NH4+,将该白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a.取少量粉末加水振荡,现象是: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

b.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苛性钠并加热,现象是:无明显现象

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现象是:无明显现象

d.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液,现象是: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实验推断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必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只有( )

序号

X

Y

Z

W

Cu

CuSO4

Cu(OH)2

CuO

Na

NaOH

Na2CO3

NaCl

Cl2

Ca(ClO)2

HClO

HCl

Fe

FeCl3

FeCl2

Fe(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过量的SO2通入下列溶液中,都能出现浑浊的组合是

①Ca(OH)2;②BaCl2;③ Na2SiO3;④Ba(NO3)2;⑤苯酚钠;⑥Na2CO3

A.①②③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Na2O2的固体,不会出现浑浊想象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 B.Ca(HCO3)2稀溶液 C.Na2SO3稀溶液 D.饱和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式为

(2)装置2中的石墨是 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 g。

① 电源的M端为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 乙烧杯中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 甲、乙两烧杯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共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①中液体逐滴滴入到②中(如图),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氨水

氯化铝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B

浓硫酸

铜片

产生大量气体溶液变蓝

C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D

稀盐酸

Na2CO3与NaOH的混合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有A、B、C、D 四种元素,其中 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 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 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与D2-离子数之比为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形成的晶体内晶胞类型应属于___________(填写“六方” 、 “面心立方” 或“体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

(2)C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杂化,CB3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3)C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D元素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 B、D两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R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该晶胞与 CaF2晶胞结构相似,设晶体密度是 ρ g·cm-3。R晶体中A+和D2-最短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只写出计算式,不用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已知2C(s)+2O2(g)=2CO2(g)ΔH=akJ·mol-1,2C(s)+O2(g)=2CO(g)ΔH=bkJ·mol-1,则a>b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已知P(白磷,s)=P(红磷,s)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