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Ar、CO2、SiO2、NaOH、K2S中

存在共价键的是                     存在离子键的是                   

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固体时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熔点最高的是              

融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

CO2 SiO2 NaOH      NaOH K2S     NaOH K2S    Ar CO2

    SiO2          SiO2         Ar CO2         Si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研究物质结构是为更好的掌握物质的性质.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在性质上存在一些特殊性,在前沿科技中应用广泛.
①铜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4s1
[Ar]3d104s1
,请解释金属铜能导电的原因
铜是由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通过金属键形成,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中可以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
铜是由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通过金属键形成,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中可以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
bc
bc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
离子键、配位键
离子键、配位键

(2)已知:下表是14种元素的电负性的数值(用X表示).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Fe
X 1.2 0.9 3.5 2.1 2.5 1.7 1.8
①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如NaCl;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如AlCl3.请写出铁元素和表中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常见共价化合物:
FeCl3或FeS
FeCl3或FeS

②气态氯化铝通常以二聚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式为Al2Cl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Al2Cl6的结构式为

③由表中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且二者数目相同的有(写一个即可)
CO2或CS2
CO2或CS2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直线型
直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在图1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2)R的第一电离能
 
A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3)R的氢化物在A的氢化物中溶解度极大,原因是
 
;A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原因是
 

(4)图中A、B两元素形成的离子B2
A
2-
8
中,B元素呈现最高价,B原子位于由A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该离子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依据是
 

(5)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2,(已知序号“1”代表Ar),其中序号“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下图中的序号).
(6)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分)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在右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用斜线”画出。

⑵R的第一电离能     A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⑶R的氢化物在A的氢化物中溶解度极大,原因是                               

A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原因是                                    

⑷图中A、B两元素形成的离子中,B元素呈现最高价,B原子位于由A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该离子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已知序号“1”代表Ar),其中序号 “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下图中的序号)。

⑹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3分)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在右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用斜线”画出。
⑵R的第一电离能    A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⑶R的氢化物在A的氢化物中溶解度极大,原因是                               
A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原因是                                    
⑷图中A、B两元素形成的离子中,B元素呈现最高价,B原子位于由A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该离子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已知序号“1”代表Ar),其中序号 “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下图中的序号)。

⑹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3分)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在右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用斜线”画出。

⑵R的第一电离能     A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⑶R的氢化物在A的氢化物中溶解度极大,原因是                               

A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原因是                                    

⑷图中A、B两元素形成的离子中,B元素呈现最高价,B原子位于由A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该离子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已知序号“1”代表Ar),其中序号 “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下图中的序号)。

⑹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